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忠憲專欄》緩解悲傷:留在回憶或繼續前進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卡繆在異鄉人寫道:我悟出了,一個人即使只生活過一天,他也可以在監獄待上一百年而不至於難以度日,他有足夠的東西可供回憶,絕不會感到煩悶無聊。
那與逝去親人的關係也是怎樣嗎?我們靠與至親彼此互動的過程經驗,人工智慧化產生的機器人,這樣他們對我們來說,還算活著嗎?
ChatGPT 等聊天機器人的興起,產生一種不尋常應用的開發:「悲傷技術」。對話式人工智慧專家 James Vlahos 的父親因癌症去世時,他收集了盡可能多的記憶並創建了「Dadbot」。模仿父親的特徵,Dadbot 可以透過文字、聲音、圖像和影像進行互動。
憑藉自己在 Dadbot 中獲得安慰的經歷,Vlahos 在美國創辦了 HereAfter AI 公司,該公司幫助人們上傳記憶,創建一個“生活故事化身”,家人和朋友可以與之互動。或者正如他們的網站所說,「透過拜訪你的生活來保存記憶。然後,透過與虛擬的你聊天,讓親人聽到有意義的故事」。
英國一家類似的公司利用去世前錄製的鏡頭,作為創建全訊息化身和對話人工智慧的基礎,使一位 87 歲的婦女能夠出現在自己的葬禮上。
關於悲傷技術有道德價值的爭論,由於該領域缺乏立法,化身可能會被操縱。可能使死者看起來與實際情況有很大不同,可以讓他們看起來像種族主義者或納粹分子。
悲傷是一個非常個人的過程,但擁有一個互動化身,是否符合死者家屬的利益,因為這可能會讓他們難以繼續前進,停留在回憶之中。
雖然 AI 可以幫助保存記憶並創建互動化身,但考慮其對自然悲傷過程的影響至關重要。這種技術可能會妨礙個人前進,因為持續與已故人的數位化身互動可能會阻礙某些人接受親人失去的最終性。
其實我們常常跟逝去的至親對話,有時候甚至還會在夢裡見到他們,但畢竟這個過程會隨著時間慢慢淡化,如果有一個按照這些思想建構的機器人可以讓我們與之互動,這個過程恐將會非常長久,甚至沒有可能接受至親死亡的一天。
其實這個問題是電影「駭客任務」是否活在母體之中的子集合,吃下藍色藥丸,活在自己的美好虛幻世界;還是吃下紅色藥丸,活在痛苦、充滿挑戰、但真實的世界。
你是否曾經有過一種夢,尼歐,讓你感到如此真實?萬一你無法從那個夢中清醒呢?你要如何理解夢和真實的差異?
~莫斐斯 駭客任務
圖片來源:中央社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