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忠憲專欄》選擇與自我:尼采與生命交叉路口的思考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geralt

人們非常害怕在人生的某個時刻走錯路,尼采的建議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直到永遠」。

「永劫回歸」是可能存在的「最大負擔」,「你必須像現在一樣過這種生活,就像你已經再過無數次一樣」是無比沈重。

不確定的人會檢驗自己是否過著正確生活的完美方式,任何發現自己陷入懷疑的人,都應該更加好好的思考。

但對於那些保持平靜,甚至感到喜悅的人來說,永恆循環的可能性成為他們自我選擇的「確認和印記」。

每個生命都具有多種價值,有些人立刻就覺得自己很重要,而有些人則在多年後才知道自己是如何形成現在的身份,我經常思考生命中的某個時刻,如何對自己今天的身份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在我碩士畢業之後去當兵,當完兵去台北市政府服務,體驗了軍中和公務體系的生活,後來跑去德國唸書,在我完成學業之後,回到台灣當助理教授,後來遇到服貿、紫光等等這些事情。

改變並不容易,關鍵時刻也常常感到徬徨,我記得在台大社會科學研究院記者會的前一天晚上,突然感到不安,充滿猶豫。

公費留學座談最後分組時,兩個突然從德文組轉到英文組的同學,帶給我巨大的誘惑跟挑戰。

我仍然清楚地記得自己站在那個十字路口的感覺,兩個模糊版本的自己在我面前,根據我的決定,兩個版本中的一個會實現,另一個不會。我現在會熟悉不同的語言(英文還是比德文有用多了),有不同的關係和興趣,未來的我只有透過拋棄另一個人才能形成。

這個選擇是人煙較為稀少的道路,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這兩個版本的我哪個會比較快樂。

如果我們選擇不同的工作,找到不同的伴侶,或有不同的父母,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更直白地說:如果我不是我,我會是誰?我們通常認為,如果決定結果不同,這種對可能存在的自我反思只是心理遊戲。然而,思考未實現的可能性會讓人對自我產生巨大的興趣,如果我們的決定實際上並沒有消除這些替代生活呢?以我們所選擇的道路相同的方式,用平行宇宙思考去認識我們自己?

不同的選擇同時存在,我們在其他世界無數版本的想法看起來很瘋狂,但這是人們長期以來一直在思考可能的世界。

萊布尼茨早就宣稱我們生活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他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神創造了事物,事情可能會有所不同,這意味著什麼。據他說,

上帝採取了超凡脫俗的觀點,從不太理想的世界中,選擇了我們的世界作為真正的世界。因此,所有其他世界都只是上帝心中未實現的想法。

過去對自己開放,但沒有採取的選擇,對於自己現在是誰的問題來說,並不比自己實際的選擇重要,但值得思考。

深思這些問題只是試圖知道自己本來可以變成什麼人、我們沒有成為、但可能成為的人。這些在人生分岔道路上的其他選擇,似乎與自己實際成為的人一樣,都是自己現在身分的一部分。

我們不僅來自過去,而且來自未來,在人生的當下,我們被各種可能所包圍,在此時或彼刻,做了一些本來可以做出不同決定的事情,這種結構是我們生命的特徵,此時、此刻、此地所做下的決定,下一步可能是我們十年後回顧並思考的結論:那是決定性的時刻。

有些人會說我現在還在探索自我,這一點都沒有什麼特別,我們的現在只有從未來的回顧中,才能獲得真正的意義,儘管在我們面前的無數種可能的未來中,只有一種最終屬於我們,但它們都是我今天是誰完整敘述的一部分。

這就是為何現在我已經是個有天會成為這樣的人,就像那個完全不會成為我的人一樣,而且這種可能性將繼續是我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carlosalvarenga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