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滿滿的林小姐今年48歲,不說很難想像,她歷經兩次抗癌,2009年確診乳癌,抗癌多年以為擺脫病魔,2021年右眼突不能動,竟是罕見乳癌復發,積極治療,盼圓夢看女兒畢業。
「我當醫師到頭髮都白了,這是第一次遇到乳癌轉移到眼睛。」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是林小姐的主治醫師,陪著她走過抗癌歲月。他說,亞洲乳癌發生時間在停經前,也就是年輕乳癌比例較歐美高,雖然40歲以下極年輕乳癌預後差,但醫療進步,許多新藥已可延長無病存活期。
林小姐長年忙碌於工作和家庭間,疏於照顧管理健康,34歲那年,發現左側腋下似乎有腫塊,但身體出現警訊也沒有立即就醫。在親友催促下才掛號婦科門診,沒想到檢查結果是確診乳癌。在手術切除腫瘤時,確認乳癌已到3期,服用抗雌激素劑10年後,終於不用再回診迎向新生活。
不料,事隔10多年,乳癌再次找上林小姐。她回憶,時間回到2021年8月底,突然覺得右眼常有異物感,多次赴眼科診所卻不見改善,甚至在半個月後開始天天頭痛、畏寒,熟識的診所醫師警覺不對勁,建議她到大醫院腦神經內科檢查,「當時我的右眼完全不能動,切片才知道是乳癌轉移。」
生命再度面臨挑戰,林小姐內心充滿擔憂,她當時甚至向先和才高一的女兒「告別」,提前告訴孩子們,媽媽可能很難參加她們的大學畢業典禮。但家人給予林小姐強大支持力量,讓她勇敢再次接受抗癌治療,嘗試使用口服標靶藥物後,身體幾乎與正常人無異,眼睛已完全恢復。
林小姐說,如果沒有對別人說,沒有人知道她正在接受癌症治療,如今也能正常工作,相信能夠參與兩個女兒的高中和大學畢業典禮,陪伴孩子持續成長,前往人生不同的美好階段。
乳癌長年占據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馮安捷說,根據癌症登記報告顯示,109年確診乳癌女性,32%年齡小於50歲,相當每3人有1名屬於年輕型患者,年輕乳癌約70%為荷爾蒙受體陽性,腫瘤較大惡性度高,死亡率較高。
馮安捷表示,乳癌患者過半數治療5至10年後復發轉移,應定期追蹤檢測,幸好,如今治療乳癌已有多元的選擇,她常告訴患者「我會陪妳一輩子,當妳最有『男友力』的後盾」,現在有很好的藥物可以提供最好的治療,尤其個人化精準治療,都可延長無病存活期。
(新聞資料來源: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