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筱峰專欄》《民報》總主筆黃旺成

圖片來源:截自李筱峰網站

二二八事件爆發的一週前(1947.2.21),林茂生博士主辦的《民報》有一篇社論,題目叫〈台灣人要歸哪裏去?〉,文中說:

「自祖國來的大先生們,時常說我們奴化,當初我們很憤慨,不知道指什麼為奴化,現在我們已經了解了,奉公守法即是奴化,置禮義廉恥於度外,才能夠在這個『祖國化』的社會裏生存。」

這篇反諷的社論,作者就是《民報》的總主筆黃旺成。

黃旺成是誰?他是一位反抗惡政、為民請命的知識份子,從日治時代到國民政府時代,始終扮演著諤諤直言的知識份子的角色。

今天是黃旺成(又稱陳旺成,父姓母姓之別)的冥誕。他於 1888(清光緒 14)年 7 月 19 日出生在新竹赤土崎莊草厝仔。

幼年於私塾學習漢文,1911(日本明治 44)年畢業於總督府國語學校(後稱台北師範學校),曾任公學校教職多年。1918(大正7)年由於抗議新竹公學校校長訓話無理,毅然辭去教職,經商,參加蔡蓮舫、林獻堂組織之「振南貿易株式會社」,出任清算人。

1920 年代是台灣「公民覺醒」的時代,黃旺成關心時政,積極參與蔣渭水籌組的「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等社運。台灣民眾黨創立時,他是 14 名的中央常務委員之一。

1926 年起他擔任《臺灣民報》(含接續的《臺灣新民報》)記者、編輯,歷時 8 年,有時以「菊仙」為筆名。他撰寫報導、社論,以及膾炙人口短評「熱言冷語」。自然成為日本殖民當局的眼中釘。

經過 1920 年代台灣人的各種社會運動的要求,1935 年日本當局以開放半數議員民選作為回應,黃旺成高票當選新竹市會議員。

然而日本侵華戰爭(1937)爆發後,黃旺成被指控涉嫌教唆青年人赴中國抗日,入獄兩百多日。

二戰結束後,黃旺成參加《民報》,這是一份承繼自日治時代民族運動的機關報-《台灣青年》、《台灣》、《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的一貫精神的「為民喉舌」的民間報紙。社長林茂生,總編輯許乃昌,總主筆由黃旺成擔任。

當時《民報》的社論大部分是由黃旺成執筆,他依然不改知識份子諤諤直言的本色,對於當時陳儀主政下的官場貪腐文化、牽親引戚、大陸人壟斷權位、外行領導內行、法治不彰、官僚資本主義、經濟蕭條、民生凋蔽、經濟搾取、軍紀敗壞、治安惡化、族群歧視與文化衝突⋯⋯,都提出不客氣的批評。那些社論都成為今天研究戰後台灣史珍貴的史料,而黃旺成無異是記錄史料的史家。

然而這樣直言不諱的言論,在陳儀專制之下,必然種下禍根。1947 年二二八事件爆發,社長林茂生被秘密處決,《民報》被查封,黃旺成也遭通緝,幸虧他逃往中國大陸,逃過一劫。一年後在他的學生新竹防衛司令部司令蘇紹文的協助下,始獲無罪返台。

二二八事件後,黃旺成擔任過臺灣省參議員,後入臺灣省通志局任編纂兼編纂組長,纂修《台灣省通志》;並在 1952 年擔任新竹縣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1957 年完成《新竹縣志》。

這位極富正義感的文化人、社會運動家、媒體人、政治評論家,以及史學家,於 1978 年 3 月 3 日過世,享年 90 歲。

圖片來源:截自李筱峰網站

原文出自李筱峰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