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新加坡邁入疫後新常態 確診者不強制隔離

新加坡13日起進一步放寬多項防疫措施,包括室內口罩令,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將不再強制戴口罩。圖為民眾搭乘地鐵。圖片來源:中央社

新加坡疫情穩定,星國政府今天宣布下週起擴大放寬各項防疫措施,將進入把 COVID-19 視為地方流行病的新常態;措施包括確診者不再強制隔離、政府不再 100 %補助患者醫療費。

隨著新加坡 COVID-19 ( 2019 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保持穩定,新加坡跨部會抗疫工作小組今天召開實體記者會宣布, 13 日起放寬多項防疫措施,正式邁入新常態,將 COVID-19 視為地方流行病。 2020 年 1 月因疫情成立至今的跨部會抗疫工作小組也將解除,改由衛生部負責管控疫情。

工作小組聯合領導人、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表示,政府決定 13 日起將「疾病爆發應對系統」( DORSCON )等級從黃色調降至綠色,放寬所有防疫措施,例如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不再強制戴口罩。

黃循財說,其他防疫措施也將有所調整或取消,包括 COVID-19 醫療方案、「合力追蹤」等接觸者追蹤措施。他強調,在新常態下,疫苗仍是對抗疫情最好的保護。

衛生部指出, 13 日起將取消現行的 COVID-19 醫療方案 1-3 。身體不適或確診者應遵循的新措施包括出現輕微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民眾應留在家中,直到症狀消退;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的年長者、慢性疾病患者等高風險族群及症狀惡化的人應就醫。

另外,若出現症狀時需要外出或是無症狀確診者,應戴口罩、盡量減少社交活動、避免到人潮擁擠場所、不要接觸年長者等易受感染者。

依新加坡現行 COVID-19 醫療方案 1-3 ,確診者需自我隔離至少 72 小時。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疫苗接種率高,加上很多人染疫後康復,新加坡達到很強的「混合免疫力」,這是能進入新常態的關鍵。

他說,新加坡約 83 %人口擁有最低保護力,約半數人已經接種了最新疫苗。據推估,新加坡近9成人口都已感染 COVID-19 。

衛生部表示,疫苗接種仍是對抗 COVID-19 的首要防線,建議年滿 60 歲等高風險族群距離上次接種滿一年後應再接種追加劑; 12 至 59 歲者距離上次接種滿一年後,也可再打追加劑。

衛生部建議,任何滿 5 歲的人都應接種疫苗以獲得最低保護力,也就是接種 3 劑 mRNA (信使核糖核酸)、 Novavax 疫苗,或 4 劑科興疫苗。6 個月至 4 歲的嬰幼兒應接種 2 劑莫德納或 3 劑輝瑞疫苗。

衛生部表示,將在全國接種計畫下,持續為所有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長期准證持有者免費接種疫苗。但自今年 4 月 1 月起,不論接種狀態為何,政府都不再 100 % 補助 COVID-19 患者的醫療費用。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