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業 2022 年人事凍結,加州灣區近 5 萬名科技人員遭解雇,這波裁員潮讓許多人想起網路泡沫時代的矽谷,從大公司離開的人才轉往小型企業發展,為新創產業注入不同的能量。
「早上起床打開電腦要登入公司系統,發現帳號失效,才知道自己被炒魷魚了!」不願具名的外送平台員工告訴中央社這令他錯愕的消息。 2022 年舊金山灣區科技產業,瀰漫著一股詭譎氣氛,假如原本工作忙碌的朋友突然有時間和朋友聚會,而且還在非假期時,大多是被迫搭上了這班裁員列車。
疫情期間,矽谷科技業靠著居家上班市值狂飆,各家公司提供的產品服務,從貼近生活所需的飲食健身,到遙遠的外太空和元宇宙,都有投資人下注。
根據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 BEA )公布的數據,矽谷所在的聖克拉拉郡( Santa Clara County ) 2021 年 GDP 達到 3823 億美元(約新台幣 11 兆 7697 萬元),比疫情剛爆發的 2019 年增長 19 %,相當於馬來西亞一個國家的產值。
矽谷「富可敵國」的光芒到了 2022 年不敵大環境變化逐漸收斂,科技公司節省成本開始釋出大批員工,衝擊不少家庭。
同個時間點,卻有一群人蓄勢待發;許多挺過幾輪募資轉型的新創公司趁著這波裁員潮,花更合理的價格找到更優秀的人才。
法律科技軟體公司 Everlaw 的營收長 Rich Liu 接受美國財經媒體 CNBC 訪問時直言,這段時間是公司聘雇頂尖技術人才的絕佳時機,尤其對那些商業模式已經成熟的新創公司來說更是一大福音。
AI Landing 產品副總裁楊凱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也表示,景氣循環下裁員是正常的事,被解雇的員工並非能力有問題,這些技術人才可以進到更需要他們的企業,帶領公司闖出一番天地。
楊凱在矽谷任職超過 20 年,他認為現在是企業重新調配和檢視資源的機會,「 Google 當初就是在網路泡沫時代引進一批人才後變成大公司的」。
裁員潮不僅對人才流動產生影響,也改變了許多人對科技巨擘的觀感,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再把進入大公司視為職涯的主要選項。
原本在雲端軟體巨擘 Salesforce 和社交媒體 Snap 上班的貝爾( Briana Bell )告訴 CNBC ,她對工作的想法和往年有很大不同。
2022 年離開大公司後,貝爾選擇投入知名度不高的 Everlaw ,這也是她面試過的企業中規模最小的一家。她說看了太多裁員消息,如今只想選擇財務健全、管理階層較為務實的公司。
隨著科技業持續整頓人事和求職者價值觀的改變, 2023 年矽谷的新創產業勢必會納入更多優秀員工,能否再創話題將備受關注。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