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韓流正旺,高雄的一切都被唱衰,講的一文不值,唯有韓國瑜來,才有救。其中一個被嫌到一無是處的,就是「高雄輕軌」。連帶的,當時一度在談的「基隆輕軌」計畫,也跟著被罵。我印象很深,因為 2018 我自己在選舉時,走到哪裡,都會被罵。對方不分青紅皂白,就是覺得你張之豪,跟蔡英文、林右昌,同一黨的,所以罵你活該。沙包黨的宿命,被罵當然 ok,在深藍選區,更是如此。那年選舉結果,最後,我倖存,成為基隆市安樂區唯一 carry 民進黨青標的民代。
到底輕軌哪裡不好?至今也沒有聽過誰詳細講,「反正就是很差,你都沒看新聞嗎?」我是真的沒看中天新聞,所以我不知道小指頭翹起來喝酒,到底符合什麼人體工學流動力學太空宇宙奧秘的光。總之,「基隆輕軌很爛,我們不要輕軌」,是他們的共同語言。雖然我覺得,只因為他很習慣搭乘台北捷運的板南線,所以覺得全世界的捷運,都應該要是板南線等級與水準,這件事情,本身非常反科學。板南線,以第一名的台北車站為例,一天進出人次是 31 萬人次,在疫情期間,稍減,也有 25 萬人次。這已經跟全基隆總人口差不多了,包括住在水產山上、佛祖嶺山上、獅球嶺山上的老人家,都全部算進去,也才勉強湊成這個數字。為什麼要花這麼多心力講「人次」,因為基隆市人口總共 37 萬上下,通勤人口,最多最多,10 萬,實際上,差不多 6-8 萬。安樂、七堵兩區,人口最多、通勤人口也最多,再來才是其他區。高運量、中運量、低運量,這三種運輸系統,是三種不同的等級,以及,成本價格。當時的基隆輕軌,就是中低運量等級。北捷的板南線,就是高運量等級。
簡單說,當時在基隆,有一派反對基隆輕軌的主張,就是說,「我要高運量的捷運,你拿低運量的方案來,就是騙票、就是敷衍」。基隆市無法做板南線那樣的捷運系統,因為基隆沒有那麼多人,養不起高運量捷運系統。板南線是個非常昂貴的系統,工程貴、軌道貴、營運貴,一切都很貴。然後,台北捷運,一天 149 萬人次搭乘,還是在虧損。每天,北捷的門打開,就在虧錢。
基隆一天,最多最多,就是10萬人,而且,不同區的人,通勤方式都不一樣。有人要去南京、有人要去內科、有人要去公館、有人要去板橋。這樣,在當時,他們還是說,輕軌是假的捷運,他不要基隆輕軌,他要真正的捷運(板南線那種)。你說,他們到底是希望基隆有捷運,還是故意講一個不可能的目標,讓這事情整個都爛掉最好?
在這種情況下,基隆輕軌竟然還是被林右昌與蔡適應,硬是升級成為「中運量系統」。林右昌與蔡適應,努力跟中央推銷,跟雙北拉攏,說這計劃不只要服務基隆 10 萬通勤人口,更要幫助把汐止、南港、內湖的交通運量,減壓。同時,也要順延著東台北,就是以上幾區,加上基隆的五堵、六堵、七堵、八堵,所謂的「基隆河谷廊帶」的開發,讓過去總是往西部移居的人口壓力,移向東部。所以,整體受益的人口,也許上看 60 萬,甚至 80-100 萬人口。對台北來說,就是移居西邊人口壓力將緩,往東擴散過來的意思。
因此,蔡英文、林右昌、蔡適應,把一條原本只能蓋成輕軌的捷運系統,合併新北的汐東線計畫,升級為了「中運量」的捷運系統。
這就是民進黨與國民黨差別所在。國民黨時代的地方政府,各自為政,並沒有要把整個「東北角」、「東台北」,當作一整個區域來治理、整合。這部分解釋了,為何台北市、新北市,當初在升級為五都時,把基隆市拋諸腦後,放生。這更解釋了,為何國民黨時代,基隆捷運一直推不動。
馬英九、張通榮、謝國樑,目光如豆、眼界有限,所以一直把「基隆捷運」當作是「基隆自己的計畫、基隆自己的問題」。只要張通榮、謝國樑,繼續這樣做,那對中央來說,這就是一個「37 萬人」的問題。37 萬人,當然都是真實的人,也有真實的需求,所以,37 萬人的問題,它依然是個問題。
但中央要考量的,是大台北地區的 600 萬人,在 600 萬人裡,37 萬人的需求,必須符合比例給予,否則,平白無故給你 400 億,蓋一條沒幾人搭的捷運,為什麼?蘆洲人不是人嗎?新店人不是人嗎?新莊人呢?三重人呢?板橋人呢?
所以國民黨時代,中央不肯出這錢,而基隆一整年包括社福、教育、警消、建設,全部預算也不到 200 億,是要怎麼出得起 400 億的鉅額捷運經費?就連要舉債,都不見得有銀行肯借你錢,因為,整個基隆市也拿不出幾樣可以有價值 400 億的東西可以抵押。更不用說,沒有一個人,有辦法提出一個「基隆自費蓋 400 億捷運,還可以營收平衡」的方案。除非沿線、沿站,炒作土地。那,基隆過往的政治人物,誰是土地大戶、地產大亨呢?聰明的你,可以問問家裡的長輩。提示,不是綠色的。
好,所以基隆輕軌計畫,就這樣,從輕軌,升級成了現在這個「中運量」捷運的計畫。當然,整個原先評估的工程時間,當然也都會不一樣。你知道,反對者怎麼說嗎?他們說,「當初不是說四年要給輕軌嗎?輕軌在哪裡?塔綠斑綠共騙票!」
所以,現在,他們是「要輕軌」了嗎?基隆輕軌不是被拿來跟高雄輕軌比較,然後,高雄輕軌不是很差嗎?現在,高雄輕軌無罪了?然後他們在罵民進黨沒有蓋成基隆輕軌,是跳票?說到底,最終,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心證:「他看民進黨不爽」。就這樣而已。不爽的理由千奇百怪,但就是不爽。這,就是過去幾年來,基隆捷運,在八字還沒一撇時,被罵到亂七八糟,在有一撇以後,繼續罵到亂七八糟,的原因。但,他們要這樣,不代表大家都要這樣。我認為,今年底的基隆市長選舉,根本不只是在投票給基隆市長蔡適應而已。這一票投給蔡適應,投給民進黨,投給這個基隆捷運方案,是在投票給「東北部的台灣區域整合、治理的第一步」。
台北市長柯文哲前幾天來基隆說,這基隆捷運,現在還不知道該由誰來負責做。沒錯,確實,現在規劃還沒講到這一趴,但總會有人做,而且,現在,台北市大型捷運路線的計畫,已經趨近飽和,北捷公司裡,多得是空有整個職業生涯的專業經驗、有一身功夫,卻苦無捷運可蓋的工程師、規劃師。這些都是「不是問題的問題」。我自己也曾經是對基隆捷運計畫與主張的懷疑者,現在,我是欣然樂見的支持者。因為,這是真正可以把東北部縫合、整合,並且也在財務上,基隆市政府,可負擔、尚有承接能力的方案。基隆市政府與基隆捷運規劃者,真正要花費心力的,是基隆捷運,七堵站、八堵站確立後,與基隆市各區之間的接駁路線、頻率、收費的問題。以安樂區為例,如果安樂區要通勤去台北的人,唯一需要擔心塞車的路段,是安一路、基金一路、麥金路到八堵之間的路段,這是很短、很近的小距離,一旦到了八堵,上捷運,就絕不塞車,而且班次頻繁。林右昌市長也在市府對議會報告時,透露過八堵與安樂之間的接駁路線,不排除開闢新道路的可能性。(這跟軌道鋪到安樂區是不同的概念)這比起現在在麥金、基金等車要扣扣等半天,車來了不一定有位子,上車後又要塞在汐止、內湖、基隆路口、建國北路口、南京東路口,來得方便可靠多了。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基隆市長這票,投給蔡適應,是投給「基隆融入北台灣的整合」,不再孤芳自賞。把基隆融入整個北台灣的就業、運輸、生活的整合,就是林右昌與蔡適應在這個「基隆捷運」計畫上,所勾勒出的未來。基隆不只是基隆,只要宏觀擘畫、踏實執行,基隆是更無限與寬廣的可能。投給蔡適應市長的這一票,就是投給「基隆+」一票。
原文出自張之豪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