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亞在比賽期間常將台式料理入菜,交出中西合璧的佳餚」。
以上這句話,來自中央社的報導,請問,這句話裡面出現了幾個國家?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嗎?台灣料理,是中國料理的一部分嗎?這不只是中央社的問題,這是台灣普遍的問題。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我們也幾乎無意識接受的各種「中」:中式早餐、中式餐點、中餐執照、中式婚禮、中式宴席、中式服裝、中西合璧、古今中外。
父母來自台灣,並且以台式料理,征服美國廚藝節目「小小頂級廚師」的評審味蕾,榮獲「小小頂級廚師」(Master Chef Junior USA)殊榮的 10 歲的台美女孩 Liya。
倘若讓她奪冠的關鍵,是她以精湛的手藝做出台灣炒米粉,而贏得大獎,為什麼要用「中西合璧」這四個字來形容她的料理?
中西合璧,「西」是什麼?我們很清楚,普遍的,整體歐美的料理,都被稱為西。哪怕西班牙、義大利、日耳曼、北歐、南法、北法、美國北方、美國南方、美國中西部、美國西北部,各個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國家、文化、料理、美食,但我們用一個「西」字,來統稱這整個「非東方」的料理文化,這好像講了什麼,但什麼都沒講。
中西合璧,「中」是什麼?中國、中国、中華。既不是菲律賓、也不是泰國,不是日本、不是韓國、不是西藏、不是維吾爾、不是蒙古、不是印尼、不是馬來西亞、不是印度。但,是不是台灣呢?也許包含在內。
所以,我們為什麼讓那個「中」來代替了「台」?
上次你在飯店裡,看到飯店說「中式早餐」時,他們在說的,其實是台灣古早的豆腐乳、醬瓜、肉鬆、稀飯,那麼,沒錯,當他們在說「中西合璧」的時候,那個「中」,就是個「在中裡面的台」。這就是隱藏在台灣日常話語用字之間的「大一統」價值觀。
「中西合璧」四個字裡,「西」就這麼包羅萬象,但「中」卻如此單一,是一個國家的料理,然後,兩者合一,好像就是海納百川似的,這不有點奇怪嗎?而且,「台灣」莫名其妙就被包含在內了。
如 Liya 這樣的台灣背景的子弟,在世界上發光發熱,我們卻仍要被吃豆腐。而且,有時候,這豆腐,是我們自己端出來給人家吃的。
我們自己都對自己不夠有自信,台灣料理,Taiwanese Cuisine,我們非要叫做中式料理,Chineses Cuisine,所為何來?
吃蒸煮的米飯配菜,這一般來說都不會被視為是「西方料理」,對吧?既然不是西方的,那可以說就是「中式」嗎?
但,韓國也吃飯配菜、日本也吃飯配菜、泰國也吃飯配菜、台灣也吃飯配菜,大家都吃飯配菜,就只有台灣自己稱自己為「中式」,為何?
答案就是,我們在政治上的獨立,必須伴隨在文化上的獨立。
這就是主觀意識、主體意識的欠缺,這就是歷經現代化的韓國與日本,已經完成了的民族建構工程。
台灣的現代化,還是未竟之功,台灣料理的主體化,就是其中一部分,但不只料理而已,很多領域都是如此。但願我們所有台灣人都更努力,在下次發光發熱的時候,勇敢、自信地說出Taiwan。恭喜 Liya ,恭喜 Taiwanese Cuisine。
原文出自張之豪 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