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香港承認快篩結果後疫情下降 專家:上海應參考

圖片來源:中央社

香港專家金冬雁今天說,香港第五波疫情下降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政府承認快篩陽性屬確診,並實施居家隔離,令更多市民願意接受檢測及隔離,減少社區傳播,建議上海應參考。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家金冬雁及 2 名專家, 10 日在國際醫學期刊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發表文章,分析快篩對香港控制第五波疫情的重要性。

研究收集了今年 1 月 1 日至 3 月 26 日的數據,發現 2 月初第五波疫情開始上升時,即時有效病毒繁殖率一度高達平均 3.8,即 1 名感染者平均可傳染 3.8 人。

香港政府也開始加強社交距離措施,而因確診者太多,醫院病床及隔離措施不足,港府於 2 月 8 日公布輕症居家隔離方案;其後再公布 2 月 26 日起承認快篩陽性便屬確診,不需再以核酸檢測來覆核。

研究指出,香港 2 月 26 日疫情出現轉折點,當天的即時有效病毒繁殖率開始下降,只有 2.85 ;3 月 5 日病毒繁殖率跌破 1,只有 0.96 。

研究指出,確診數字會較病毒繁殖率滯後,3 月 3 日疫情高峰時,有 7 萬 6991 例確診,其中 5 萬 6827 例是快篩陽性,快篩呈陽性比例在 24 天內由 40 % 增至 70 %。

研究並指出,隨著病毒繁殖率下降,確診病例減少。

4 月病毒繁殖率一度跌至 0.38 ,近日港府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病毒繁殖率又回升至 0.83 。

金冬雁今天接受中央社電訪時表示,香港能遏止第五波疫情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政府承認快篩呈陽性屬確診。

他指出,當時香港的核酸檢測能力無法應付需求,檢測要數天甚至 10 天才有結果,已感染的市民處於傳染性高時沒有被隔離,繼續在社區傳播病毒,當有檢測結果時傳染性已變低。大批市民聚集排隊檢測有一定傳播風險,而且不少市民不想排隊做檢測。

金冬雁指出,政府承認快篩呈陽性便屬確診,令更多市民願意做檢測,只需約 20 分鐘便有結果,呈陽性便立即居家隔離,大大減低在社區傳播病毒的風險。

針對目前上海面對社會面難清零的問題,金冬雁表示,上海應參考香港的做法,大幅提高使用快篩數量。

他表示,上海也有使用快篩,但只作為輔助性質,並未將快篩效用發揮到最好;上海可考慮連續數日進行全民快篩,找出隱匿感染者。

金冬雁還提到,上海已封城超過 1 個月,並已進行多次核酸檢測,但疫情仍處於膠著,「過程中肯定有地方出錯,如是否核酸檢測聚集大量市民,反而傳播病毒?或是核酸檢測附近的地方受污染?又或是市民峰湧到超市購物,造成社區傳播?」認為當局應詳細研究。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