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地區淺海浮筏式牡蠣養殖產業每年約產生 20 公噸廢棄保麗龍浮具,市府除規劃修法禁用,並與研發改良塑膠海廢處理技術的民間廠商合作,將廢棄保麗龍回收再製成塑膠原料。
台南市政府農業局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台南從事淺海浮筏式牡蠣養殖的漁民,每年會將使用2至3年已不堪使用的保麗龍浮具帶回集中,並由市府委託廠商進行去化,每年數量約 20 公噸。
台南市農業局指出,這保麗龍浮具因附著沙土、藻類等雜質,處理較困難,市府往年以每公噸約新台幣5萬元單價,委託廠商去化成為次級原物料,供摻雜至其他塑膠原物料,製成品質要求較低的塑膠製品,今年有廠商主動與市府接洽合作,願意承擔及協助解決這些造成困擾的海洋廢棄物。
台南市農業局指出,已協助金門、馬祖、澎湖、新竹、台中等沿海解決海廢問題的光寶科技,透過研發出先進的塑膠改良技術再製為原料,目前正準備將努力成果推展至更多地區,此次並與台南在地廠商合作,以減少運送保麗龍的成本與碳足跡,盼以創新商業模式,將海廢變成可循環再利用的資源。
台南市農業局長李建裕表示,市府規劃未來將修法禁用保麗龍當作淺海浮筏式牡蠣養殖浮具,推廣使用其他硬式改良浮具或新式蚵棚來替代,但在尚未完全禁用保麗龍前,保麗龍海廢有效回收及循環再利用仍為重要課題,期許漁民主動落實回收,保持海岸環境整潔,並建立循環經濟架構。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