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今天公布的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率飆破3%、升至3. 27 %,創下9年半最大漲幅;主計總處官員坦言,國際原物料價格續處高檔,4月 CPI 漲幅恐怕還是會在3%以上,且「高點應該落在第2季」。
主計總處統計,3月 CPI 年增率為3. 27 %,寫下 101 年9月以來的新高紀錄;扣除蔬果、能源後的核心 CPI 年增率也達2. 47 %,為 98 年2月以來的新高。
「國內物價上漲壓力確實有變大」,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俄烏戰爭爆發後,國際農工原料價格攀高,油價更一度飆破每桶 120 美元,導致3月躉售物價指數( WPI )、進口物價指數漲幅雙雙擴大,廠商成本壓力更為沉重。
進一步剖析3月 CPI 漲幅飆升的原因,可以說是面臨「內憂外患」。曹志弘分析有4大因素,一是蔬菜受到2月寒流的遞延影響,供給減少、價格上揚,二是蛋類因為供需失衡及飼養成本提高,價格跟著上漲,三是外食費漲幅持續擴大,3月年增率達5. 26 %,創下逾 13 年新高。
第四則是俄烏戰爭的影響,曹志弘表示,戰爭導致國際農工原物料價格大舉攀升,連帶影響國內油料費上漲近2成,這是推升物價指數漲幅擴大很重要的關鍵。
雖然國際農工原料價格近期略有回檔,但還是處在高點,曹志弘認為,只要原物料價格沒有明顯下跌,廠商還是可能轉嫁至售價,以反映生產成本,因此4月 CPI 年增率大於3%「機率蠻高的」,只是漲幅不至於明顯擴大,整體 CPI 年增率高峰則應落在第2季。
媒體詢問,去年以來, CPI 漲幅超過2%的通膨警戒線漸成常態,如今進一步擴大至3%以上,是否構成通貨膨脹。
曹志弘表示,通膨意思是物價持續、顯著且全面上漲,目前看來,台灣並沒有完全符合通膨條件,物價上漲情勢也比國外溫和;但他坦承,近幾個月進口物價漲幅蠻高,國內物價上漲壓力確實有變大,俄烏戰事發展以及國際農工原料價格將是牽動後續物價走勢的重要關鍵,須持續關注。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