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台灣首次送豬瘟類病毒上外太空 為研發疫苗藥物開路

張懷謙創立陽翼先進科技,2019年成為台灣立方衛星飛鼠號的太空發射服務商,協助飛鼠號在2021年1月底升空。(張懷謙提供)圖片來源:中央社
國輻中心表示,豬瘟類病毒顆粒在太空生長晶體的狀況良好,晶體大小約300微米、形狀佳。圖為樣本在3月25日準備拿去照高強度X光檢視晶體結構前情形。(國輻中心提供)圖片來源:中央社

「五、四、三、二、一,發射!」太空站指令一下, SpaceX 火箭噴出大量燃料,揚起滾滾煙霧與塵土逐步升起,載著豬瘟類病毒顆粒升空,這是台灣首次將病毒顆粒送上外太空,病毒要在太空為期 1 個月「長晶旅程」,再回到地球。

民眾很難想像,這批豬瘟類病毒先是飄洋過海抵達日本,再送到美國發射,遠渡數萬公里的旅程,是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前後花 8 個多月才完成。耗費心力送上外太空,國輻中心副主任陳俊榮解釋,為的是要「看清楚」病毒結構。

陳俊榮說,研發疫苗或藥物之前,首要課題是先了解病毒,掌握病毒結構向來是科學家專注課題,但是地球有重力、溫度、濕度等因素交錯影響著病毒晶體生成,多少會影響研究,送上外太空,就沒有干擾因素,有助於病毒形成大顆完美晶體,有利了解病毒精細結構。

事實上,美國、日本等國家生技公司早有把蛋白質送上外太空的前例,目的是開發指標性疫苗或藥物,陳俊榮年輕時在美國求學,也曾經參與類似的太空實驗,對於病毒送上太空的想法,一點也不陌生,回到台灣之後原本苦無機會,直到陽翼先進科技創辦人張懷謙找上門,主動提出合作,就此開啟專案。

俗話說「萬事起頭難」,也反映在首次病毒啟航任務,國輻中心可以將豬瘟病毒蛋白質純化,並組裝成類病毒顆粒,不含遺傳物質,讓它不具傳染性,但是太空長晶處理技巧與方式,台灣團隊沒有經驗也沒相關設備。

陽翼作為日本 Space BD 株式會社的台灣總代理,陳俊榮團隊請日本寄來設備先在台灣實驗室模擬測試。

不過,第一次測試長晶效果不良,裝置也用完,陳俊榮只好請 Space BD 再寄一批設備做第二次測試,一個多月後終於找到適合參數。陳俊榮坦言,環境不同,實驗條件要重新摸索,有點像是過去訓練基礎要打掉重練。

最終國輻中心使用 Space BD 設備與方式,送出病毒蛋白質 5 管、特定液體 5 管,總計 10 支試管寄到日本 Space BD 總部,由日商派員帶往美國,做最後組裝放在特殊裝置,一送到外太空國際太空站後,類病毒顆粒與獨特配方化學溶液在無重力環境下慢慢融合,進一步長出晶體。

然而病毒蛋白質要遠渡日本,又是另一考驗,陳俊榮特別洽談可以保障全程低溫的快遞公司,目的就是要確保樣本新鮮並順利過海關、直送日本,包裹也附上追蹤碼,時時都可掌握最新動態。就連送件日期也經由沙盤推演而來。

陳俊榮表示,如果週二才寄出,抵達日本可能是週末,日商可能無人接收樣品包裹,如果晚 2 天才處理,會發生什麼事誰也說不準,因此當時堅持快遞公司週一就得出貨。「樣本在運輸過程,待遇規格比人還要好耶」,他笑說。

這批豬瘟類病毒顆粒在去年 12 月順利送上太空,歷經一個月「長晶旅程」已回到地球,由日本 Space BD 將晶體樣本處理後再以液態氮溫度急速冷凍,寄交給國輻中心。後續國輻中心將運用高強度 X 光檢視晶體品質與鑑定結構,並規劃跟學校合作豬瘟病毒顆粒的研究,最終希望開發疫苗或藥物。

有了這次經驗後,陳俊榮說,團隊也規劃今年第 3 季再送一批不同的類病毒顆粒上太空,進行為期約 4 個月以上的太空長晶實驗,希望藉由實驗時間拉長可增加晶體生長的機會與效果。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