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張之豪專欄》美國民意對台灣出兵的支持達「歷史新高」

圖片來源:中央社
最新快訊:
德國決定提供烏克蘭武器:1000 枚反坦克榴彈及 500 枚(地對空)針刺飛彈。(謝志偉大使臉書)
這表示,德國終於要開始正視自己是北約的歐洲擔當的責任了,而,美國退居二線的策略,奏效。

一、美國民意越來越支持台灣?對!

2020 年,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公布的民調數字,41% 支持出兵保衛台灣。
2021 年,「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公布的民調數字,52% 支持出兵保衛台灣。同年,另一個智庫「歐亞集團基金會」(Eurasia Group Foundation),數字是 42.2%。CCGA與 EGF,都是民間智庫。CSIS,則是,嗯。
美國的外交政策圈,對美國民意對台灣出兵的支持,多半解釋為「歷史新高」,也有共識,只要美國民眾對中国的疑慮越高,對台灣的支持也是正相關地越高。並且,台灣與美國,在沒有邦交,甚至沒有任何白紙黑字的安保條約、協防條約的約束下,卻有著接近,甚至超越美國其他正式戰略盟國的民意支持。
民意如此,政策圈如此,就連在國會山莊的跨黨派議員之間,亦然。
美國不是第一天覺得中国是個對區域穩定的威脅,但美國確實在這幾年才決定專心面對。下次再有人說,台灣對美國不重要,請與他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以免他的無知傳染給你。

二、美國與北約:軍事支出篇

有人說,我上一篇寫烏克蘭,把美國跟北約寫分開來,他們以為抓到了小辮子,很開心,說我那篇文章,「光這點就錯了」,因為,他們說,美國是北約的創始會員國,美國就是北約啊。會覺得美國在烏克蘭一事上,還在扮演北約的話事人,才是場誤會。美國就是故意要讓北約的其他國,承擔起區域安全的責任。因為美國不爽北約已經很久了。長期以來,美國在北約的軍事支出上獨挑大樑,而真正該負起責任的歐洲各國,始終不當一回事,尤其是歐洲擔當,德國。
歐巴馬時代,已經明示暗示,在 2014 年的北約年會,除了跟烏克蘭特別另闢專案會議,談論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一事以外。該會議上,28 個會員國,也一致通過,年均 GDP 要支付 2% 給北約的軍事支出上。2019 年,5 年過去了,歐盟的兩大巨頭之一,德國,北約最大的軍事基地所在地,整個北約之所以是北約的原始盟國,安全上保護完備以致得以全力發展工業與經濟的,受益於北約最深的,德國,還是沒付到 2% 的 GDP 給北約的共同防禦支出。
德國對安全支出有多散漫?2015 年,在挪威的一場北約聯合軍演中,德軍被媒體爆料,所謂的機關槍,竟然是掃把偽裝的。德國不否認,自己就是故意擺爛,所以在北約的承諾上,沒要沒緊。川普講的直接,直罵梅克爾不守承諾(2014 就答應要給 GDP2%,多年來遲遲沒達標),也要求德國負擔起自己身為歐洲擔當的責任,美國一年繳 4 到 4.3% 給北約,德國只繳了 1 到 1.2%,這樣不公平。
當時的政治氣氛,川普講什麼,自由派媒體就修理,所以,媒體對川普一陣痛罵,說他講錯了,說美國其實繳的是 3.42%,德國繳的是 1.38%。他雖然講錯了數字,但他沒講錯的是,美國對北約的貢獻,遠高於這些歐洲大國。然後,德國沒達 2% 的標。
美國確實就是把其巨大的 GDP,貢獻相當可觀給了北約,而德國經濟強大,卻不肯負擔自己的責任。而且,許多傳統歐陸大國都一樣在軍事支出上擺爛,口惠無實: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葡萄牙、挪威、丹麥、比利時、盧森堡,全都沒付到 2%,這是他們大家都說好要對北約更認真,更出錢出力的 2014 威爾斯年會,5 年以後,這些大國,還是在擺爛。反之,真正有直接感受到俄羅斯威脅的國家,那些國力、財力,不比傳統歐陸大國的,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反而有高度財政紀律,把自己 GDP 的 2%,如時貢獻出來。就連希臘都有繳。就只有歐盟的巨頭,德國,沒繳足。
拉脫維亞前國防部長曾說,他很遺憾,他的國家邊境在面臨俄羅斯的飛彈、坦克的威脅下,將可能打折扣,只因為某些國家不願分攤這個聯防的代價。北約在 70 年前的成立,就是為了聯防蘇聯的侵略。後來,也仍是防禦俄羅斯的威脅。有被蘇聯殖民過的歐洲國家,自然很認真。但真正應該擔當的歐洲領袖、歐洲大國們,卻無要無緊。美國對這些北約會員國,軟硬兼施做盡了,他們就是叫不動。這次烏克蘭出事了。俄羅斯的威脅,對這些有能力,但卻始終不把安全議題當作一回事的歐洲大國來說,理當這次,是個真實的危機了吧?美國就是在等看他們到底打算怎麼做。若北約的大家 OK,那也許美國就奉陪。

三、美國與北約:多邊主義篇

拜登政府與川普政府的差異。拜登政府自詡「比較願意用外交手段解決問題」,他們也主張,川普政府時代,很多東西都不跟盟友商量,就逕自決定,這樣是讓盟友失去對美國的信賴。這個政治傾向,具體來說,就是凡事都要「大家一起來」,而不是「只有美國自己來」。大家一起來,國際關係用詞上,叫做多邊主義。自己來,叫做單邊主義。
所以,如果北約各會員國對俄羅斯有要集體行動,包括加拿大與阿爾巴尼亞,28 個北約會員國,大家都有共識,那就一起行動。畢竟,歐陸戰場出了事,直接影響到的,是這些個歐洲國家,要在地緣政治上影響到美國,還有一段距離。
簡單講,你們歐洲不急,憑什麼要我美國急?

四、美國的核心利益在東亞?真的假的?

「美國是個印太國家」、「美國在印太區域有比任何區域更多的部隊部署」、「在未來年間,當此區域推動著全球 2/3 的經濟成長,它的影響只會更深遠,它對美國的重要性,也是」。
「美國長期都知道,印太對美國的安全與富裕極其重要」、「二戰給美國的教訓是,只有亞洲安全,美國才會安全」。
「印太對美國日益重要的原因,因為出現了挑戰,特別是 PRC」、「PRC 的威脅與侵略是全方位的,但在印太是特別嚴重」、「從澳洲到台灣,我們的盟友與夥伴在此區域為 PRC 傷害性的作為付出代價」。(白宮發表的美國印太戰略白皮書)

五、結語

我上篇寫的,再寫一次:
「任何在這時候說美國沒道義不可信、為俄羅斯講話、要台灣別惹中国、喊給他和平其餘免談,你都可以想想,他在幫誰講話。」
「在那邊說什麼「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人,十人裡有九人根本不知道烏克蘭是圓的還是扁的,對烏克蘭無知、對俄羅斯無知、對美國無知,對台灣也無知。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他只想跟著中国恐嚇台灣,因為他就是個懦夫,他一輩子都不曾為任何正義、真理,這樣的東西,起身捍衛過。他以為他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裡的那個漁翁,但是,他其實是鷸腳爪上的污垢,是蚌殼附著的細菌。」

圖片來源:取自 張之豪 臉書

原文出自張之豪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

where to buy viagra buy generic 100mg viagra online
buy amoxicillin online can you buy amoxicillin over the counter
buy ivermectin online buy ivermectin for humans
viagra before and after photos how long does viagra last
buy viagra online where can i buy via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