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次大女兒問我:五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三邊形的內角和是 180,我突然想不起來五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直接回答我不知道。從此這個問題就附在我身上。爸爸程度很差,連五邊形內角和都不會,還可以當到教授。之後每次批評她們成績不好,最後也會引出這段過往,「連五邊形內角和都不會,也可以當教授」,難以脫身。
每個人對於未來都有所期待,但過去是什麼會影響自己選擇的範圍。在年輕時選擇將來從事職業是很折磨人,可能發展的範圍如此之大,以至於很難做出決定。
每年開始大家總想要做些新的決定,成為自己希望成為的那個人,但人的年齡越大,實際存在的範圍就越小,然而這並不一定會減少選擇的痛苦,因為範圍越窄,最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壓力就越大。將人生剩餘的時間,用於全新的體驗或最終的職場飛躍?
因為時間越來越少,犯錯的空間已經不大,最重要的是要做出正確的決定,並且以後不會後悔!
當涉及到我想成為誰時,要使用什麼作為指導原則?如果不遵循社會的認同以及眾人的眼光來決定自己的前途,只有尋求自己的力量,回顧自己至今的存在,那些已經無法改變,只有從這裡,才可以找到未來。回首過去,我們是否認同至今指導自己行動的原則? 以及我們從未意識到真正重要的事情?
不仔細思考很容易就陷入一種由他人決定的生活,以及對「人群」的沉迷,失去自己生存方向的指南針,滿足的不是自己的願望,而是別人的要求。因此,一個人在不知不覺中錯過自己的人生。
我在新的一年决定開始在國語日報文藝版【方向】專欄,擔任特約作者,主要的讀者群是青少年,第一期在 1 月 19 日已經出刊。
我一開始寫臉書的動機是想要跟我的小朋友跨越時空、同齡對話,元春在她幫我寫的序裡面講,雖然這樣講,其實我是寫給自己看的,因此才能夠真誠無所保留,自己很難欺騙自己。雖然寫東寫西得罪了很多人,但也給自己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豐富自己的人生。
我家小朋友已經踏入青少年時期,雖然她們覺得一個這麼笨的爸爸,不能夠給她們任何指導,但或許她們會看到其中一篇讓她們有所收穫的文章。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