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主題之夜 SHOW 本週探討兒少家外安置議題,藉由法國紀錄片「寄養男孩」,回看台灣寄養家庭缺乏問題,長期擔任社工的索非亞坦言自己就曾半夜抱著等待的安置孩童入住旅館。
本週節目播出的「寄養男孩」闡述主角亞尼在 14 個月大時,就被安排住進寄養家庭, 12 年後卻因寄養爸媽將超過法國法定可寄養小孩年齡,迫使他必須離開,重新面對剛出獄的生母與適應新寄養家庭。在巨大的環境轉變與各種壓力下,亞尼罹患了精神疾病,他形容自己就像「身體活著,但心卻窒息」的孩子。
映後論壇以「你願意成為寄養家庭嗎?」為題,邀請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台灣運動好事協會秘書長索非亞(劉柏君),以及8名曾有被家外安置經歷、協助兒少寄養安置的組織工作者與相關領域專家來賓,並越洋連線導演凱蒂( Ketty Rios Palma ),探討當中碰觸到的分離焦慮。
凱蒂說明,法國的制度是以維護親子關係為優先,寄養家庭是一種職業,有法定退休年齡,當孩子被迫更換寄養家庭時,他們在生活與情感上會有很大的轉變。
回憶起紀錄片主角亞尼離開第一個寄養家庭的過程,凱蒂無奈表示,「很感動震撼,當時我淚流滿面,知道這對他是種撕裂的傷痛」,也坦言亞尼目前心理狀況不太好,還在適應新生活,希望藉由本片,讓更多人體會寄養孩子經歷並給予支持。
台灣「兒少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家外安置的順序為親屬寄養、寄養家庭,最後才是到機構,據衛福部統計,自民國 104 年到 109 年止,寄養家庭因高齡化、少子化、低結婚率、高離婚率或雙薪家庭等原因而減少近 300 戶,數量逐年遞減。
長期擔任社工的索非亞有感而發地說:「對社工來說,為孩子找安置的地方是最急迫性的,我們都曾經抱著孩子入住旅館,只因為找不到機構,甚至連機構也塞不進去。」
台中市家防中心高級社工師蔡佑襁表示,「也有社工陪孩子在辦公室、警局或醫院待了一個晚上,就為了等床位。」
至於家外安置去機構化的政策是否合宜,全國兒少安置聯盟理事長吳小萍表示,「去機構化」意指「去機構式教養化」,核心是去除大型軍事化的照顧,以「家庭式」教養,照顧孩子的身心成長為重點,但她強調目前台灣的安置資源非常短缺,如想執行需要政府提供更多資源與規劃相關配套措施。
「公視主題之夜 SHOW –寄養男孩」將於 15 日晚上 10 時在公視首播,並上架公視+。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