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臺北市有沒有做疫調?

圖片來源:中央社

柯文哲 5/17 說「已無法作疫調,疫調不切實際」;黃珊珊 6/28 表示「說台北市不疫調、不匡列的都是假訊息」。

市府說從第一天到今天都有做疫調,基層的醫護和確診者親友不斷陳情反映疫調不實、匡列不足。

光是我接到的陳情案,就有不只一件直到確診者都康復出院了,同居家屬還沒收到隔離通知書的情形。

市長和副市長的說法有衝突,市府高層的認知也和基層民眾的實際經驗不同。

真相是什麼?

我們取得了台北市大型市場在不同時期的資料,用數據比較台北市獨創的「同心圓精準疫調」和傳統疫調的匡列範圍數據。

北農(一市、二市)和環南的接觸者匡列數量,在市府主導時期,和中央介入設置前進指揮所後,有相當顯著的變化。

在市府主導時期,北農與環南的「職場匡列」非常鬆散。有多名確診者的職場接觸者都列為 0 人,造成接觸者匡列、採檢數量相當少。

對照幾間台北市的百貨公司銷售員染疫的情況,也都出現同樣情形,市府沒有到職場去做調查、接觸者匡列。

中央設立聯合前進指揮所後,三大市場的平均匡列人數成長近一倍。

如果再加上屏東 Delta 群聚案做對比,更可以看出傳統疫調執行擴大匡列時,比北市發明的新名詞「同心圓精準疫調」有更大的掃描半徑。

前陣子吵的「戶籍地在外縣市,不歸北市管」其實只是藉口。

人有居住地、工作地、公共場所足跡。不論確診者戶籍在哪,只要工作地或公共場所足跡在台北市,就是進入台北市的守備範圍。

台北市收到外縣市上傳通報後,當然該自己守住北市的營業場所。不然,難道要叫外縣市政府跑到台北市裡面做疫調嗎?

講這些,並不是要責怪基層疫調人員。各地方的疫調人員都非常辛苦。但有些指揮官懂得調動其他單位進場協助,減輕衛生局負擔。

例如同樣災情慘重的新北市,就成立「疫調分析中心」,結合衛政單位以外的力量幫忙,動員超過 1600 人次警力協助疫調。

但有些指揮官時常講大話,卻不知調動管轄的各單位分工合作,把絕大部分的工作丟給衛生局疾管科。基層被逼到極限,出錯了指揮官再把黑鍋甩給基層背。

市府高層檢討了全天下的人,就是忘了檢討自己的領導整合。領導無方,才是台北市基層防疫人員事倍功半的主因。

台北市指揮官過早公開宣示放棄疫調,又不懂得如何結合各局處的資源協助衛生局,這些都不是基層的錯。

我們不斷的示警,都是希望市府高層知錯要能改,不要勇於認(別人的)錯,絕不改(自己的)過。
柯文哲的同心圓精準疫調,不能說沒做疫調(考至少1分就不能說他考 0 分)

但精準疫調的範圍,和傳統疫調相比,顯然有很大落差。

圖片來源:取自 苗博雅 MiaoPoya 臉書

「台北市做最多、做最廣」的說法,就是市府的吹牛大內宣。

柯氏同心圓的防火牆太小,造成台北市每日新增確診「非居隔」的比例居高不下,還需要更多努力找出潛藏的社區傳染鏈。

不過,7 月初中央進場協助後,北市的疫調匡列有顯著的進步。這是正面的改變。

也希望市府可以持續往正確的方向努力,不要再搞政治盤算,先把防疫做好,讓全國早日恢復正常經濟活動吧。

相關資料: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