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忠憲專欄》熱情或狂熱

柯文哲。資料照。圖片來源:中央社

多年的朋友因為某些政治議題上的討論而撕破臉,因而造成社群媒體上群組的退群或被退群,可能是現在許多人會面臨到的狀況,藻礁的時候已經有一波。牽扯到個人生命存亡的疫苗,情況可能更加劇烈。每個人都可能感染肺炎瘟疫,都需要疫苗,而疫苗的資源有限,有限資源的分配是人類最原始的政治問題。

熱情、痴迷和狂熱常常只有一線之隔,執著在一個想法,不假思索地追求它的目標,不考慮其他的可能,甚至不惜一切手段或犧牲,這是件好事,也有可能是壞事。

我有個大學同學,他的各項表現都比我還好,也和我一起在台大語文中心上了兩年的德文,當初有要去德國唸書的想法,他去拜訪了很多曾經留學德國的前輩,收集了許多資料,有不少失敗的經驗,這個朋友人非常好,也願意分享我這些資料,但我並沒有接受他的好意。

那時候我覺得自己沒有選擇,去德國唸書是唯一的一條路,結果好壞都沒有關係。去德國唸書、跑馬拉松、或參與許多公民運動,不可否認的基本上我具有某種熱情,但這種熱情和癡迷、甚至狂熱到底有什麼不同?

熱情很好,但狂熱是件危險的事情,尤其政治狂熱影響更是非常巨大,縱觀歷史的發展,政治狂熱是支持許多政治運動或政黨的柴火。

宗教上也曾有這樣子發展的軌跡,許多人被以上帝的名義受到迫害、甚至焚燒。政黨和政治運動藉這樣的方式追求極致危險的目標,通常政治狂熱份子最主要的特徵就是:不顧其他人的利益,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

有學長說我描寫柯文哲市長都沒有指責他壞的部分,許多人認為他不是笨而是壞,笨和壞也是一線之隔,尤其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單憑揣測,是沒有辦法明白這個人的起心動念。

同溫層雖然痛罵柯的種種作為,但他的民調是在上升,從谷底爬上來,有學長說他們醫生的群組,本來一些會為柯文哲講話的人現在都沉默了,當轉變作為,轉換不同族群的支持,這種騰籠換鳥的方式,是政治上常見的路線轉換,並沒有太令人值得意外的地方。

但這種轉換是否應該接受道德的譴責?刀叉吃人肉、血饅頭之類的用語不知道可不可以用在這樣的情境上?

我書裡面有一篇文章寫到首爾市長自殺:

首爾市長自殺了,台北市長柯文哲說:「他還是以醫生立場,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不要自殺,拜託,以前當醫生救一個人多困難,怎麼會自己把自己幹掉?」

哲學的雜誌上,常常會出現一個漫畫,就是有人倒在地上,旁邊有人大聲喊:「這裡有 Doctor 嗎?」

然後有一個 Doctor of Philosophy 問說發生什麼事?

「我是個 Doctor !」
「這個人快要死了!」
「那他有真正活過嗎?」

柯文哲當然不是 Doctor of Philosophy ,但他是一個 Doctor 嗎?

德國有句諺語 —— 一個沒有經驗的醫生會塞滿整個墓地。(Ein unerfahrener Arzt macht einen vollen Friedhof.)

一個沒有經驗的醫生是笨?還是壞?信仰一個沒有經驗的醫生,是熱情,還是政治狂熱?

台北市長柯文哲。資料照。圖片來源:中央社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