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機師打疫苗仍確診 學者:2劑間隔逾8週保護較佳

化學兵擴大華航園區消毒。資料照。圖片來源:中央社

日前國內有機師打完第1劑疫苗仍確診武漢肺炎,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表示,臨床試驗顯示,2劑疫苗施打間隔逾8週才能有較好保護力,期間如未落實戴口罩等防疫,仍可能感染。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和台大校友群今天舉行 COVID-19 ( 2019 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武漢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分析最新國際疫情。

陳秀熙表示,目前全球約1.6億人確診、 328 萬人死亡,單週發生率以印度最高,其次為南美洲及歐洲,歐洲疫情則有下降趨勢,而南美洲及歐洲單週死亡率仍偏高,因此要注意變種病毒可能加劇死亡和重症,在醫療資源不充足的地區,死亡率會更嚴重。

美國疫情方面,台大校友群指出,美國施打至少1劑疫苗比率達 46 %, 33 %已施打2劑疫苗,但整體施打率明顯趨緩,部分地區出現對疫苗施打遲疑的狀況,加上美國近期年輕人確診及重症住院人數增加,因此短期內要達到群體免疫也變困難。

台大校友群表示,印度疫情持續惡化,主要是有2種變種病毒肆虐,病毒變異導致可能增加免疫逃脫機會且不容易被檢測到,加上印度對疫情再起缺乏應變、醫療系統嚴重超過負荷,造成疫情持續嚴峻;此外,邊境開放,尼泊爾及斯里蘭卡等鄰近國家也受印度變種病毒影響。

日前國內有機師打完第1劑疫苗仍確診,陳秀熙提到,牛津 AZ 疫苗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2劑疫苗施打間隔超過8週才有較好保護力,台灣2名施打牛津疫苗後確診的機師,分別在施打疫苗後9天及5天出現症狀,代表疫苗施打後需一定時間才能出現保護力,若期間沒有落實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等 NPI (非藥物介入)措施,仍有可能感染。

陳秀熙指出, COVID-19 還沒發生症狀時就會隱性傳染,如未落實居家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就容易引發短距離接觸感染,且英國變種病毒株的症狀前期或無症狀傳播力更強,因此對境外移入者須採取疫苗和 NPI 交互使用的措施,大眾運輸工具、檢疫旅館等環境消毒也要加強,防止受污染環境進一步傳播病毒。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