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這個漢字,現在中國、日本、台灣都指鮭魚(英文 Salmon),但在中國本來是對「河魨」(河豚)的稱呼之一,在古早台灣則指鹽漬的魚。
一般看河魨則有兩大特徵:一是河魨遇到威脅身體會鼓脹如球產生嚇阻,一是河魨是唯一會閉眼的魚類。中國古代文獻提及的「鯸鮐」、「嗔魚」、「鰗魚」、「䲅魚」、「鮭魚」等,從描述可知指的都是河魨。
東漢王充《論衡》的言毒篇:「天下萬物……皆有毒螫,毒螫渥者,在蟲則為蝮蛇、蜂、蠆……在魚則為鮭……故人食鮭肝而死。」唐陳藏器《本草拾遺》注釋:「䲅魚肝及子有大毒。以物觸之,即嗔,腹如氣球……目得合,與諸魚不同。」
在台灣清代方志,「鮭」也見用來指河魨。《臺灣府志》(1685 年):「魨魚俗呼鮭魚,肉極細,其膏能殺人」。
但台灣民間則常稱河魨為「刺龜」。《澎湖廳志》(1878 年):「平時游泳如常魚,遇物腹中鼓氣而圓,刺如蝟,形如龜,又名刺龜魚。中空,可為燈」。
台灣古文獻的「鮭」(台語音 kê/kuê),較常用在「醃鹿為脯,醃魚為鮭」、「可醃作鮭」,種類則有魚鮭、蠔鮭、魺鮭、鰮鮭、珠螺鮭、竹蟶鮭、鎖管鮭等。這種稱之為「鮭」的醃魚方法,在中國東南沿海自古有之。
台灣古文獻的「鮭」字,目前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的用字是「膎」,主要是根據:東漢《說文解字》:「膎,脯也。」清《說文解字注》:「膎,俗作鮭。」
日本因北海道漁場盛產鮭魚,日文不必翻譯英語 Salmon,本來就稱鮭魚「サケ」(さけ,sake),有一種說法是源自日本東北地方、北海道原住民族「アイヌ」(ainu,阿伊努族,又稱愛奴族)的語言。
日本在室町時代(1336-1573)就借用漢字「鮭」來指稱日本的「サケ」。當時,日本引進很多中國動物名及植物名,日本人知道「鮭」在中國指河魨,但認為鮭魚長得端正好看,故取「魚」+「圭」之意,以「鮭」來指稱日本的鮭魚。
日文轉變了漢字「鮭」的本意,再經由日本魚文化的輸出,把日本製的「鮭」字回銷中文。中國學者杜亞泉(1873-1933)主編的《動物學大辭典》(1917 年起陸續出版),就使用「鮭」來指稱Salmon。因此,後來中文的「鮭」字就改變本意用來稱呼鮭魚。
中國也稱鮭魚為「大馬哈魚」,或稱「大麻哈魚」,這是黑龍江、烏蘇里江、圖們江水系的鮭魚,在當地所稱的魚名。
廣東話則音譯英文 Salmon 稱之「三文魚」。台灣人在日本時代所稱的「三文魚」(sam-bûn-hî/hû)主要指鮭魚罐頭,因為最早的魚罐頭是鮭魚做的。因此,當後來台灣以鰹魚、鯖魚來做魚罐後,至今仍有人習慣稱之「三文魚」。
台語也稱鮭魚為「紅鰱魚」,如果是鹽漬鮭魚則稱「鹹鰱魚」。台灣本來沒有鮭魚,從日本時代以後才較常見北海道鮭魚。台灣清代漳泉移民從原鄉引進大型淡水魚鰱魚,大概覺得鮭魚長得像鰱魚,而北海道鮭魚的肉偏紅色,所以就以「紅」+「鰱魚」來指稱鮭魚。
原文出自曹銘宗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