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全球疫情燒 翁啟惠:要有跟病毒長期共存心理準備

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資料照)。圖片來源:中央社

生策會長專訪

全球武漢肺炎確診病例持續飆高,生策會會長翁啟惠表示,所有傳染病的控制,最有效方法是靠疫苗,但開發廣效性疫苗不容易,連流感都還沒有,「說不定這個病毒會跟我們非常久時間,要有長期共存的心理準備。」

中央社記者前往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生策會)採訪翁啟惠當天,翁啟惠正結束國家地理雜誌團隊的採訪,包括台灣生技產業發展史、未來方向及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俗稱武漢肺炎)檢測、疫苗發展,都是國際媒體聚焦所在。

台灣這次防疫表現亮眼,備受國際肯定,也讓台灣生醫能量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大開,翁啟惠說,這要感謝政府的超前部署, COVID-19 大流行改變了生活和經商方式,台灣已經成功遏制了這一流行病,並增強了台灣生技產業在全球影響力。

他表示,有不少企業主感受到近期國際大廠更樂於提供合作機會,台灣生技蓄積 10 多年的能量,已逐步進入開花結果期,相信台灣生技在國際上的亮點會越來越多。

談到疫苗,已著手進行疫苗開發探討的翁啟惠指出,在任何情況下,開發一種安全有效的疫苗都是一項挑戰,因為病毒會繼續突變並且刺突蛋白高度醣基化。

根據 GISAID 全球分享資訊平台中的數據庫,已經累積了超過 5.6 萬個病毒刺突蛋白序列。這種刺突蛋白具有大約 1300 個胺基酸,其中 800 多個具有突變, 72 個地方有醣化,因此,如果疫苗做出來,病毒又突變,這就是挑戰,開發廣泛保護性抗體或疫苗(也稱為通用疫苗)將是重要的目標。

翁啟惠坦言,廣效性疫苗的確不容易,連流感都還沒有廣效疫苗。

不過,病毒不斷突變,但傷害力不見得也跟著提升。翁啟惠分析,新型冠狀病毒為了生存,不把宿主全殺死,且已經找到最佳模式,全世界不同人種都可以寄宿,說不定這病毒會跟我們人類非常久時間,因為已經找到與人類共處的方式;目前大約有超過 80 %是輕症, 40 %沒症狀。不過怕的是沒有症狀不表示就不會傳染,自我保護一定要做好。

翁啟惠提醒,人類對這次的病毒還有很多未知,真正的中間宿主及如何造成人傳人的機制和死亡仍未知,甚至病毒來自那裡都還不清楚,蝙蝠和人中間有可能還有一個宿主,也有可能是人為因素造成人傳人,但還不知道,或許更多序列公開、加上傳染及致病機制進一步釐清後會有答案。

至於先前引發熱烈討論的普篩議題,翁啟惠認同目前沒有普篩的必要,因為台灣內部幾乎沒有病例,如果有的話就會傳出來,且普篩有準確率、偽陽性的疑慮。雖然看到大家現在都一起吃飯,各大旅遊景點爆滿的人潮是有點擔心,但沒有傳出病例,大多是外來的,所以只要邊境管制做好,台灣內部是安全的。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