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日前同意經濟部所提的製造業移工外展模式,並決定在彰濱工業區試辦,移工團體今天抗議此舉讓移工派遣化,不僅增加移工職災風險,更是以專案之名圖利特定資方。
繼農業外勞外展之後,經濟部提出製造業外勞外展試辦計畫,在彰濱工業區試辦,由非營利組織引進外勞,讓廠商可以應旺季或急單需求提出用人申請,再由組織派遣外勞給廠商;勞動部日前召開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組討論後,同意讓經濟部試辦,初期試辦名額 50 人。
台灣移工聯盟、台灣國際勞工協會今天前往勞動部前召開記者會,高呼「派遣入法、鯨吞本勞,彰濱外展、蠶食移工」等口號,表達反對要在彰濱工業區試辦製造業移工外展的訴求。
希望職工中心專員翁倩文表示,根據勞動部提供的資料,在彰濱工業區可以使用製造業外展的廠商必須符合「特定製程或特定時程」,特定製程可能是有毒氣體作業、有機溶劑作業等,這等於讓移工在不知道工作內容的情況下,每 3 至 6 個月就必須重新適應全新、危險的勞動環境,提升移工職災風險。
移工團體也提到,過去勞工部曾推動看護工外展計畫,移工團體樂見其成,主因此計畫讓原本的家庭看護工抽離個別家庭,不僅能提升照顧者的勞動條件,被照顧者的照顧品質也可以因此提高,但當時因為資格條件嚴苛,導致計畫成效不彰而結束。
不過,製造業外展不同於看護工外展計畫,移工團體認為,外展看護工是服務個別家庭、補足長照的不足,且主要工作是照顧老人,不會因為不同照顧者不同照顧需求,但製造業則是服務不同雇主,每次調派都要到不同工廠、面臨不同危險,恐提高職災機率。
移工團體也提到,產業缺工是老問題,高工時、低工資、不穩定的工作時間,政府不思提高勞工的勞動條件及相應的生活條件以吸引就業,為了讓資方持續獲利或增加獲利,往往以彈性、廉價勞工來解套,這次更試圖用外展話術來包裝,讓移工也落入派遣不穩定的聘僱關係中。
對於工會所提,勞動部回應表示,彰濱外展案將以 50 名員額試辦,外展機構聘僱移工期間為 3 年,所聘僱移工仍適用勞動基準法、職業安全衛生法、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勞動法令規定,且外展機構應擔負法定雇主責任,例如負責生活照顧以及為移工辦理勞健保等。
另外,使用廠商應連帶負擔勞動基準法及職業安全衛生法雇主的職業災害補償責任、損害賠償責任及防止工作者發生職業災害責任等,以保障外展移工權益。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