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減輕基層醫護壓力 是下一階段挑戰

守護入境防疫第一線,醫護輪值大夜班採檢。 圖片來源:中央社

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 19 ,又稱武漢肺炎)不斷延燒,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邱泰源說,基層醫護人員承受來自對病人的責任感、家人不安、可能遭受感染的風險、醫療物資可能缺乏等多重壓力,相當辛苦。

台大醫院醫師出身的邱泰源曾經參與抗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工作,回想到當年的抗 SARS 經驗,邱泰源說,最感謝的是家旁邊賣排骨飯的老闆,因為還願意讓他進去吃飯。

邱泰源苦笑說,當年 SARS 疫情嚴重的時候,出門都不敢說自己是台大醫師,因為只要一說,光是吃個飯,整間店的客人就全跑光。

面對這次武漢肺炎延燒,邱泰源說,台灣在 SARS 過後,對於醫學教育的改革,讓所有醫生都能夠處理發燒的病人,基層醫療體系也建立起數百個社區醫療網絡,基層診所慢慢地不再是孤島,而是有了相互的照應,彼此對於防疫也更有信心。

邱泰源說,所有基層醫護人員對於病人都有一份責任感在,面對疫情還是要勇敢去治療病人,但是往往會受到來自家人的壓力,希望他們不要繼續工作,這樣的兩邊拔河讓醫護人員常常陷入兩難。

加上不知道何時會遇上染疫的病人,以及受疫情衝擊導致病人不來的營收損失,邱泰源說,基層醫療人員面對防疫工作,真的是焦頭爛額。

面對未來疫情可能進入長期抗戰,邱泰源說,目前全聯會規劃「分級醫療」的概念,希望將有感冒、肺炎症狀的民眾,引導入專門的防疫診所,讓其他的醫療體系能夠早日恢復常態。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