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這波武漢肺炎疫情防疫有成,獲得國際高度關注。「外交事務」期刊分析指出,台灣的成功在於科技、行動主義與公民參與的融合,台灣的公民科技文化是最強免疫系統。
距離中國僅百公里之遙的台灣,在這波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 19 ,俗稱武漢肺炎)全球大流行中,因為提前部署, 3 個多月來確診病例累積 283 例,成功避免疫情快速蔓延,獲得國內與國際的高度肯定。
「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學術期刊是美國著名的智庫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發行,於 1922 年開始出版,為美國國際事務及外交政策研究領域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學術雜誌之一。這本期刊針對全球特殊事件提出重要新概念、分析、論證等,其論點往往在日後成為政治焦點。
文章指出,台灣的成功在於科技、行動主義與公民參與的融合。台灣是個小巧但科技先進的民主政體,活在對岸超級強權的陰影之下。近年來,台灣透過科技發展出全球最活躍的政治文化,這樣的公民科技文化是這個國家面對武漢肺炎的最強免疫系統。
文章說,在當前危機下,台灣以科技為基礎的公民文化價值相當顯著。自下而上的訊息共享、公私夥伴關係、透過建立快速有效網路公共服務的駭客主義(hacktivism),加上集體行動參與,讓台灣在面對武漢肺炎疫情上能成功協調、凝聚共識與透明度。
文章引述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政策成果暨預防中心主任王智弘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專文指出,台灣迅速推出 124 種不同的措施。
這其中許多是透過黑客松平台,使用開放政府大數據進行技術開發,最為人所知的成功案例便是口罩地圖,以及檢疫者的追蹤平台。
但真正重要的是,文章指出,這並不是自上而下的控制,而是相互尊重與合作,隱私獲得保障,並緩解疫情擴散。這讓台灣不致像歐美一樣物資與檢測分配不當,或像中國一樣疫情處理高度機密。透過這樣的平台,台灣樹立公眾信心,也透過傳達政府面臨的挑戰,鼓勵許多人共同參與,在以官方訊息為基礎的原則下,為解決方案作出貢獻。
文章最後指出,台灣的人工智慧(AI)發展或許不如美中兩大超級強國,但廣泛的數位參與與社區驅動的開發精神,讓台灣面對武漢肺炎疫情時能快速、精確與民主性反應,透過社會廣泛的數位參與,避免技術官僚主義與科技恐懼症,在面對危機時保持信任與雙向訊息傳遞。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