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環保署:空污減量應依法行政 減煤非唯一手段

圖片來源:中央社

行政院宣告台中市管制生煤自治條例部分無效引發爭議,環保署今天表示,台中市空氣品質的改善顯示政府空污管制策略奏效,「減煤非唯一手段」,推動空污減量應依法行政。

中部地區秋冬空氣品質不佳,外界將矛頭對準燃煤的台中火力發電廠,台中市政府陸續引用自治條例連續重罰台電,去年底更撤銷 2 部機組燃煤許可證。為解決中火爭議,行政院昨天宣告台中市管制生煤自治條例無效引起各界關注,讓中火議題再度浮上檯面。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表示,未來燃煤狀況可能不減反增,對中部地區空污改善恐雪上加霜,衝擊中部民眾的健康。主管空氣品質改善的環保署今天則發出新聞稿重申,政府推動空氣污染減量與改善空氣品質的決心不變,但應符合各項法令規定的授權並據以執行。

環保署表示,推動空污減量應依法行政,已經與經濟部合作盤點國(公)營事業減量,其中火力發電廠排放減量也是重點之一。

以中火為例,經由減煤增氣及既有燃煤機組加裝濕式靜電集塵器等各項改善措施下,中火 2018 年空污排放量已較 2016 年減量達 23 %,預估今年減量更可達 48 %,排放減量大於單純減煤 4 成的效果。

環保署再以台中市空氣品質為例指出,近年空氣品質已有相當程度改善,其中台中市紅害警示站日數已經從 2016 年 71 站次降至 2019 年 5 站次、改善幅度達 93 %;而根據空氣品質細懸浮微粒(PM 2.5 )數據顯示,PM 2.5 的年平均值也從 2016 年 21.8 微克/立方公尺降至 2019 年 17.2 微克/立方公尺,改善幅度達 21 %,這都顯示國內空氣污染管制策略奏效而使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環保署強調,「減煤不是減少空污的唯一手段」,後續將持續依空氣污染防制法授權加強推動各項管制工具,包括訂定燃料成分標準以進行源頭管制、精進燃料使用許可證及固定污染源操作許可證預防管理、檢討加嚴行業別及各項污染物種的排放標準等管末管制等。會以具體改善空氣品質為出發點來思考各項管制作為,並整合部會量能強化中央地方合作,以達到外界對空氣品質期待。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