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白色恐怖小說選發表 平路分享創作感觸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國家人權博物館與春山出版社合作推出「讓過去成為此刻:台灣白色恐怖小說選」,作品收錄其中的小說家平路表示,小說是最適合的文體,切入半真實的記憶,反而還原當時的真貌。

「讓過去成為此刻:台灣白色恐怖小說選」由小說家胡淑雯、童偉格主編,從近 200 本作品中,選出 30 名作家的作品,春山出版社今天舉辦新書發表會。

春山出版總編輯莊瑞琳指出,這套作品短時間內已經再刷,顯示讀者對於白色恐怖議題的關注。套書包含 4 卷不同主題,各卷安排順序有其意義,不只是文選的並置,在各卷的主題下,彼此呼應產生關聯。

國家人權博物館長陳俊宏表示,過去很多政府出版品完成後,很難有機會跟讀者對話跟溝通,這本書與春山合作出版,結合民間力量,而跟民眾有更多的溝通與討論。他說,發表會也是透過不同文本來跟社會進行對話的開始。

胡淑雯表示,「讓過去成為此刻:台灣白色恐怖小說選」如今問世,當時在第一時間面對被收錄作品過程時,就遭逢政治與藝術的討論。

胡淑雯說,長年以來,台灣有一種政治歸政治、藝術歸藝術的氛圍。對她來說,書寫政治小說,就是回應這樣的現象。

胡淑雯認為,這些作品通過創作,透過當時發表與不能發表,或是後來才得以發表的整個過程,就是對政治權力與依附在政權上暴力的回應,試圖排除政治力對於藝術的干預。

小說選所收錄作品「玉米田之死」的作者平路也出席新書發表會,她表示,小說是最適合的文體,切入所謂半真實的部分,關於其中記憶從來都不是真實。

平路說,小說講的永遠是錯綜複雜,反而讓人看清楚那個時代的真貌,也是小說作品最擅長的辯證部分。

她認為,那些年裡,國家統治集團與外界壓力之下,對其中每個家庭或個人發生什麼影響,皆是當事人的人生或是生命故事。像是「玉米田之死」,主人翁就是那個時代所烙印下的生命軌跡。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