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疫情全球昇溫 台大公衛:以保持一公尺距離取代封城

台大公衛提供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報導)上週全球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在中國以外的國家迅速傳開,至今已超過 50 個國家傳出疫情,且不少國家都發生社區傳染,台灣也發生多起不明感染源。

台大公衛學者提醒說,要阻止台灣的疫情從「境外移入」、「家人密切接觸」的傳播逐漸發展成「社區傳播」,大家應該開始以「距離一公尺」作為社會距離。「沒有大家配合真的會做不起來」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強調,若不想要封城,大家應該藉由視訊、分流、拉開距離等公衛防疫措施延緩疫情大爆發,爭取時間來研發生產預防疫病的疫苗和治療疫病的藥。而台大公衛也從自身做起,2 日的記者會即開始採取視訊直播方式處理。

詹長權表示,「非藥物介入」主軸是延長人和人之間的接觸距離,如果我們不想採用「武漢封城」的方式要求所有人停止活動來極大化社會距離,至少應該全民動員的一起做到「距離一公尺」的最低要求,包括交通工具、室內空間、戶外聚會的活動總人數都以此來規劃,並為此調整上學、上班、通勤、開會、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例如上班時間分流,因此大眾交通工具的尖峰時段要拉長,例如球賽等表演的座位要拉開等,讓大家不必封城且有部分正常生活的大流行防疫措施。

包括上課、上班、會議改以線上、遠距、在家方式,或是分段上下班課、分散人員、師生通勤和群聚人數。詹長權更提醒,各界應該開始組織退休醫護、教師、員工做為停班(課)的替代人力。

詹長權表示,個人防疫的部分仍無須太恐慌,在公共空間保持 1 公尺距離即可,若做不到 1 公尺間距要求的空間和活動所有人要全程戴口罩。在醫療院所和長照機構內的所有人要全程戴口罩。並建議進出交通工具、公共場所都先洗手。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估算若 2 百萬人群聚,恐怕可能造成 1300 個案。的確減少社會接觸,將讓社經價值就受到損失,但是若計算之下,守住疫情還是比較有效益的話,還是應該取消大型活動。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馬惠明表示,韓國在 10 天內爆發 3000 例的前例讓第一線的醫院更期待政府及早告訴他們該怎麼做好準備,尤其防疫人力的規劃與部署,以免未來可能發生一天出現四五百個確診患者的狀況。

從目前全球的統計來看,確診者康復人數現在仍不到一半,馬惠明指出,目前輕症佔 80%、重症佔 20%,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等危急重症僅佔 6%,且重症及死亡多發生在慢性病患者及老人。輕症患者康復的機會其實非常大,也不見得需要進醫院,只有少數呼吸緊迫需要住院,應該進行病人分流及分級照護、推動遠距醫療,減少醫療院所的不必要就診人次。例如韓國大邱卻是大量病患不分輕重症湧入本非相關專長的醫院,造成整個醫院無力處理。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馬惠明。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馬惠明認為,目前除了要以公衛措施減少疫情外,保護醫療體系、保護醫療人員與準備好未來大量篩查所需也是重要的。馬惠明表示,例如篩查、發燒門診,可以在社區做,並不要都去重症醫院,而在 Sars 之後,目前醫院已經做好分區,如潛水挺,分割各區,即便發生院內感染,範圍也不至於擴散。但他也提醒,在醫院內要更注意做好社會隔離,例如開會聚集、必須吃飯吃飯必須拿下口罩時,而負責傳送、清潔者會穿梭各區,也要多注意他們的清潔消毒。詹長權更提醒民眾盡可能不要到醫院探病,若一定要去,必須全程戴口罩,防止院內感染,要努力的不只是醫護人員。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