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轉型正義資料庫上線 揭「最高統領」蔣中正介入軍事審判3千餘次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26 日發表「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還原威權時期當年「思想犯」遭軍事審判的過程。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報導)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26 日發表「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還原威權時期當年「思想犯」遭軍事審判的過程。資料庫向公眾揭露,軍事審判當時如何高度仰賴被告自白、漠視人權、擴張解釋而以叛亂罪處罰各種不利政府的思想、言論與活動來鎮壓民主自由的追求。

包括蔣中正等各級官員的姓名、行為也獲整理,他們在審判中扮演的角色與影響,也因此現形。參與軍事審判次數最多者為蔣中正,涉及 3195 人、次為周至柔的 2506 人、第三為桂永清 1241 人。其中曾遭蔣中正不同意判決結果的高達 266 人,部分個案甚至遭多次駁回,顯示他擁有審判的最終決定權,有意義的案件,最後可能得以貫徹蔣中正的意見而告終。

例郭子淵在蔣中正三度駁回下級官員的判決後,遭加重刑度為死刑,而本遭處死的立委馬乘風,在蔣中正批示後,減為無期徒刑。也有「統中會」呂建興(筆名呂昱),遭警備總司令部從 15 年加重為無期徒刑。

白色恐怖受難者呂昱。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當事人呂建興表示,統中會案的特別之處,在於開了十幾次會才決定,不但參與者少有法律人反而是軍官,更因為蔣中正一再推翻原本因為涉案者年齡較輕而輕判的方案而反覆審判。當時蔣中正堅持,犯下叛亂者都必須重罰,甚至即便案頭已在審判中遭到逼瘋也堅持要判他死刑。

呂建興更直言,為何當時的高壓統治不選擇以司法處理,而是判透過軍事審判,除了因為如此,蔣中正才可以「最高統領」身份參與判決,且軍法審判的秘密審判,更成為用來散佈謠言、製造恐懼的工具,以他自己為例,家人還真的誤以為他擁有上萬支槍枝,可見當時如何運用謠言,讓受難者的家人誤以為他真的有罪。

促轉會委員葉虹靈表示,透過公開資料庫,「多少人受害?」「他們是誰?」「受害情況是如何」都獲明確解答,人數、性別、被起訴年齡、籍貫、起訴機關、終審機關、終審刑度等資訊也可進行統計分析。

促轉會代主委楊翠表示,這次的資料庫,只能說是階段性的成果,因為尚沒有包含開庭前逮捕、偵訊過程,因為這些過程中往往發生情治單位的刑求取供,連帶也將影響此資料庫中公開的被告人是否真有做出檔案中所記載的作為,還有待後續釐清。而判決確定後的執行狀況,與獄中待遇是否人道、出獄後是否持續遭政府監控騷擾,也還需要繼續研究。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26 日發表「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還原威權時期當年「思想犯」遭軍事審判的過程。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葉虹靈強調,這是為了作為討論反省歷史的起點,還有很多調查與研究要做,並非外界之前所解讀為是要公開加害者姓名並展開追究,因為必須先還原歷史真相,再談追究加害者。國家人權博物館陳俊宏館長認為,過去台灣的白色恐怖其實高度體制化,到底哪些參與的加害者需要負責,還需要很多研究,的確還有待繼續進行政治檔案徵集,讓當時情治系統監控的樣貌更明顯,那時才能談咎責。

中研院台史所許雪姬所長認為,這是過去沒辦法這麼透明、能快速接觸相關資料的機會,期待未來學者能有更多研究。國史館館長陳儀深更表示,這堪稱是「台灣特色的轉型正義」因為台灣的軍事審判檔案保留狀況,其實是世界少有的完成,相信後續研究將對台灣與世界都有很大幫助,但他更提醒,應該以開放的態度來看證據,不能先入為主的看待這批資料。

轉型正義資料庫網址:https://twtjcdb.tjc.gov.tw/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