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武漢肺炎防疫心理健康調查 近半平常心面對

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特聘教授李思賢今天公布民眾面對武漢肺炎疫情心理健康與防疫行為調查結果,雖 7 成 2 感到不平靜,仍有近半平常心面對,平均心理健康素質高。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在台大公衛大樓舉行「新冠肺炎疫情與心理健康」記者會。會中李思賢發布 15 到 17 日進行的「國人面對新冠肺炎的心理健康與防疫行為之線上調查初步結果」,共 3610 份超過 20 歲成年人填寫。

李思賢說,調查作業是在 15 日於 LINE 及 FB 上發放 Google 表單,讓台灣民眾匿名填寫。

他說,結果有 72 %的人面對疫情發生,沒有感到那麼平靜。但是「相當緊張」與「非常緊張」的比例並不高,顯示不是很緊張。「相當沮喪」與「非常沮喪」的比例也是蠻低,而且有 47 %、接近一半的人能用平常心面對。有 57 %仍對生活感到滿足。「非常擔心」的人占 27 %。

他並說,能保持心情愉悅、睡眠充足的人有 63 %,但是比較積極的多喝水、多做運動的作為則少於 50 %。顯示民眾面對疫情,對於戴口罩、咳嗽不要噴到別人等被動式作為落實度較高,積極性作為落實度比較弱。

另外,調查對戴口罩、常洗手、眼睛防護、避免經常碰觸口鼻、咳嗽禮儀、避免與擁擠人群接觸、感到不舒服會通知醫師或相關人員等計分調查,共 12 項,每項 0 到 3 分,共 0 到 36 分區間, 6 日之前平均 23.43 分, 6 日之後 25.37 分,顯示是上升,表現不錯,而且上升過程中政府有衛教宣導,也讓今天開學洗手習慣有上升。

李思賢還說,填寫者當中有 1357 人有被要求居家自我管理或是居家檢疫,當中回覆被要求時不會說出來的只有 14 %,避免給其他人知道的也只有 22 %,顯示絕大部分民眾仍會真實呈報出來,相當優異。

此外,當中有 5 成會感到不好意思。但是有 2 成 8 仍會覺得誠實告知親友後,擔心會被社會隔離、孤立。

李思賢總評,國人平均心理健康素質與素養是高的,對健康的信念及行為總體得分不錯,面對疫情謹慎樂觀,很多防疫行為願意落實,但是積極作為上還有進步空間。他與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陳書梅都建議民眾,多運動、多讀書、唱歌等,有益心理健康。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