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為什麼這麼多新病毒,都從蝙蝠傳出來?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jochemy

[bs-quote quote=”21世紀以來數度造成人類集體恐慌的新病毒,為什麼大部分源自蝙蝠?人畜共通傳染病,數量遠比你知道的還多,爆發機率也越來越頻繁。”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或許是沒有什麼好答案,不過已經有人努力投入,想找出解答。我向世界各地的新興疾病專家提出了相同問題——為什麼是蝙蝠?其中一位是著名的病毒學家查爾斯.卡利什(Charles H. Calisher),他 最近才從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微生物學教授一職退休下來。

卡利什出身治城大學醫學院(Georgetow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一九六四年拿到博士學位。他逐漸鞏固學術地位,靠的是典型的實驗台病毒學研究,也就是培養活的病毒,採實驗手法把 它們導入小鼠和培養細胞裡,拍成電子顯微鏡照片來檢視,設想出該把它們擺在病毒系統樹的哪個位置——也正是卡爾.約翰遜當初研究馬丘波病毒時做過的那些工作,而且還可以追溯到早於約翰遜的芬納和伯內特,以及更早的其他學者。

圖片來源:pixabay
作者:DanaTentis

卡利什的事業生涯,包括長時期在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和各學術崗位工作,期間他曾經專注研究由節肢類媒介傳染的病毒(好比西尼羅病毒、登革病毒和拉克羅斯〔La Crosse〕病毒,全都由蚊子媒介傳染),以及齧齒類媒介傳染的病毒(最搶眼的有「漢他病毒」)。

身為鑽研病毒的科學家,投入四十多年探究它們在病媒和儲存宿主體內的狀況,卻從來沒有特別著眼翼手目動物,最後他終於也想要深入了解:為什麼這麼多新病毒,都從蝙蝠傳出來?

卡利什是個矮個子,眼神帶著一絲狡黠,整個專業界都熟知,他這個人學識淵博,具有尖刻的幽默感,作風直率,蔑視浮誇習性,還有寬宏大量(倘若你有幸能看透他的強硬外表)。我們那次見面,還沒進入嚴肅話題,他堅持先請我到科林斯堡一家很受歡迎的越南餐館吃頓午餐。他身著漁人毛衣、斜紋棉布褲,腳上穿一雙健行靴。

圖片來源:Pixabay

飯後我尾隨他的紅色小貨卡,回到科羅拉多州立大學一處實驗室綜合大樓,那裡他還有幾項進行中的計畫。他從恆溫箱取出一個細胞培養瓶,擺在顯微鏡下,對好焦距,然後說,看這裡:拉克羅斯病毒。我看到桃紅色培養基裡面的猴子細胞,正遭受某種極小事物的攻擊,那種東西纖小得只能從它造成的損害才分辨得出。

世界各地人士——醫師、獸醫——都把組織樣本送來給他,卡利什解釋道,他們希望他能從那些檢體培養出病毒並鑑定種類。好的。這種事項已經成為他的終生職志,尤其是齧齒動物體內的漢他病毒相關課題。接著來了這趟偏離正題的蝙蝠研究。 我們一起前往他的辦公室,由於他已經慢慢接近退休,辦公室就快要清空了,裡面只剩一張辦公 桌、兩張椅子、一台電腦和幾個箱子。他坐下向後斜靠,靴子搭上辦公桌,開始聊起以節肢動物為媒介的病毒、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齧齒類體內的漢他病毒、拉克羅斯病毒、蚊子,還有一群志同道合人士組成的一個洛磯山病毒學俱樂部(Rocky Mountain Virology Club)。

棉鼠(Sigmodon hispidus)是傳播漢他病毒帶原者之一。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他談的話題很廣,不過他知道我的興趣所在,因此又繞回到大約六年之前,講起他和一位同事一次影響深遠的談話。就那次談話之前不久,新聞才剛透露,冠狀病毒新殺手 SARS 已經追溯至中國的一種蝙蝠。那位同事名叫凱瑟琳.霍姆斯(Kathryn V. Holmes),專研冠狀病毒和它們的分子結構,她在丹佛(Denver)的科羅拉多大學健康科學中心(University of Colorado Health Sciences Center)服務,從科林斯堡開車向南不久就到了。

卡利什以他特有的生動方式,對我講述那段情節,還傳神道出當時的對話內容: 「我們一定要寫一篇評論文章,談談蝙蝠和牠們的病毒,」他告訴霍姆斯。「這種蝙蝠冠狀病毒實在非常有趣。」 她似乎也很感興趣,卻稍顯遲疑。「我們該寫進哪些題材?」 「嗯,就這裡一些,那裡一點,也寫點其他的,」卡利什說得含糊不清。他的構想還在腦中醞釀。「也許可以寫免疫學吧。」 「我們對免疫學有什麼了解?」 卡利什:「免疫學我懂個屁。我們去問問東尼。」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jochemy

東尼.尚茨(Tony Schountz)也是位專業界朋友,他是免疫學家,當時在格里利(Greeley)北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服務,研究人類和小鼠對漢他病毒的反應。那時尚茨和卡利 什同樣都不曾研究過翼手目動物。不過他是個年輕魁梧的傢伙,當過運動員,大學時打過棒球,擔任捕手。 「東尼,你對蝙蝠(bats)了解多少?」

本文摘自《下一場人類大瘟疫:跨物種傳染病侵襲人類的致命接觸》一書。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下一場人類大瘟疫:跨物種傳染病侵襲人類的致命接觸” book_author=”David Quammen” book_translator=”蔡承志” book_publisher=”漫遊者文化” book_publish_date=”2016/02/03″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20/02/4785.pn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705019?sloc=main&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2002″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774397.html?” ext_link_text_1=”讀冊生活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