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整個爆流量的狀態下,國際橋牌社首播了!
聽說技術人員不相信流量會超過金馬直播,
結果⋯⋯,超過了金馬的百萬收看數。
老汪要在這邊向所有支持的朋友叩首。
因為你(妳)們,橋牌社才能走到今天,
同時也要向昨天有不愉快觀影經驗的朋友,
致最大歉意。
下轉端傳媒總編李志德的分享,
我覺得很能表達劇組的心情於一二。
完蛋了,我沒有辦法看進戲裡!
第一次覺得自己是被困在某一個時代的人,一個還有「陳木寬」的時代。
這時代的人,看國際橋牌社,會忍不住一直會在腦袋裡考證:
「這主任姓祝,是那位『蘇』嗎?」
「經手軍火,還是是要開始『蔣秘書長』的故事了嗎?」
然後記起看試片時,一場遊行抗議的戲,我一回頭,製作人汪老大一秒回我:「我查過了,那時有集會遊行法了,我知道你要問什麼⋯⋯」
這麼好的故事,你們這些人為什麼不能就看戲呢?
不能,很難停止考證,「黎清波」當時應該不是這麼從容自在;副總統也更應該謹小慎微一些,而且是不是該講客家話?
反倒是林在培的形氣神俱足。
兩個老頭子,頂起比半邊多很多的一塊天。
特別是第一集開頭黎清波宣誓時,快節奏錯落插進戲劇的段落,戲味就完全出來了。
我相信不那麼熟悉這些人、事,腦袋不會自動打開「考證模式」的年輕人,會能單純地領會故事的精彩,但他們的損失是,年輕朋友不知道,這些「劇情」都是貼在「真實歷史」邊邊寫出來的。
想到這裡,於是才能體會到監製馮賢賢說的「台灣人追求自主、追求自由的百年道路上,隱藏著無數世界級的動人故事。」
這些故事,即使不演繹,光是白描都精采。
這是我兩個小時之間,在戲劇和歷史之間跳轉無數次的結論。
比我年輕的人,比我幸運,他們或許沒經過這段歷史,但他們有這齣戲。儘管我似乎知道這個過程其實非常非常連滾帶爬,但有了就是有了。
拍戲,有錢不是重點(但有錢很好),有一大堆錢,挑個四平八穩又安全的題材,拍得出來是剛好。
但沒錢、沒前例、沒靠背的,只能憑著膽子、創意和開創性,這才是王道,這樣的團隊,讓人尊敬。
然後等著看下去!
原文出自 Issac Wang 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