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上架18歲公民權吃力不討好? 吳怡農:完成早該做好的政治工程 讓政治不只藍綠

吳怡農曾與前民進黨青年部主任周奕成、阮昭雄,與年輕北市議員邱威傑、林亮君倡議 18 歲公民權。 芋傳媒資料照片 / 記者賴品瑀攝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報導)民進黨北市中山北松山立委參選人吳怡農近日提出「18 歲公民權」議題,有人說吃力不討好,但吳怡農認為,將公民參與選舉投票的年齡下修到 18 歲,需要通過修憲,的確門檻很高,但要達成需要跨黨派合作,如果能夠放下個人利益、各自黨派的利益,把這個早有共識、早該做好的政治工程完成,將是讓台灣社會看到政治的確不只是藍綠惡鬥。

2 日下午吳怡農、與兩代曾經參與 18 歲公民權的前民進黨青年部主任周奕成、北市文山區立委候選人阮昭雄,與年輕北市議員邱威傑、林亮君倡議18歲公民權,吳怡農更透露,5 日「你要的台灣,你決定 18 歲公民權」活動與 10 日凱道選情之夜他會提供限量的粉紅色頭帶、頭巾,表態與年輕人站在一起。

周奕成回顧,在 25 年前台灣社會就開始有討論,且「18 歲公民權」這個詞應該是由他所提起,他於 1996 年 7 月提出修憲案。雖然在 96、97 年兩次很接近修憲,但終究至今還沒有完成。阮昭雄直言,四年前的立委選舉,其實企圖討論 18 歲公民權的候選人也不少,例如他的文山區為例,選舉公報上可以看到李慶元、苗博雅有提出,但當選的賴士葆不但沒有支持,後來在立院以黨團幹部身份刻意以不在籍投票、閣揆同意權綁架,最後機會在國民黨堅持一黨之私失去了,這次選戰,賴士葆還是不在意這一個議題,但阮昭雄有。阮昭雄認為,如果這次能有更多候選人響應,下一屆新國會並非沒有希望處理。

雖然台灣是亞洲率先同婚合法的,但在公民權的落實上,卻是落後許多國家,阮昭雄指出,台灣現在的 18 歲國民有服兵役、刑事責任,甚至可以普考,可以當公務員卻不能投票決定公職。「18歲可以參加公投決定國家重大政策,以選舉決定公職卻還是要到 20 歲,沒有權利決定代議士,這是很奇怪的事情。」林亮君更指出,包括台灣,世界各國關心政治、參與社會運動的年紀都越來越低,這是因為現在資訊流通快速。

網紅「呱吉」邱威傑當時正是靠首投族進入議會,邱威傑直言他認為吳怡農這個時候提出「上架 18 歲公民權」,催票的力氣絕對不如「下架吳斯懷」,但是台灣在 2025 年就要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果不下修,未來政策都將受這個結構影響,雖然不是說老年人的意見就會比較不好,但邱威傑認為,如果要更有前瞻性的想法,還是應該把年輕人的意見納入。

民進黨北市中山北松山立委參選人吳怡農。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吳怡農表示,18 歲公民權已經有 20 多年的討論,早是全民共識。要開放 18 歲投票權面臨修憲門檻高,需要跨黨派合作。但若能跳脫傳統政黨競爭、放下政治上對立,完成這個延宕已久的政治工程,正可以告訴民眾政治不是只有對立與所謂的藍綠惡鬥。

吳怡農強調,「上架 18 歲公民權」是新的國會無可迴避的責任。「25 年的醞釀夠久了,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候。」新國會應有新思維、新典範,同時,推動修憲也是一項全民運動,因為必須有公民複決,每個人都應該提出自己的主張與想像,給政治人物更多的鼓勵與壓力,展現人民意志。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