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中國「儒」思想在歷史中的融合、演變與不變

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嶽麓書院。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bs-quote quote=”儒家思想是一種代代更新的思想,為現實人生尋求最適當、最廣闊的生命位置。”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近來在我們華人學術圈裡,也有一個公案。因為現在大陸也開始談原有的傳統中國文化、學術了,學者似乎劃定一條界線:凡在海外,或者一九四九年之後離開大陸的,談中國文化或學術,或者還強調儒家的重要性者,統稱為「新儒家」。

不過「新儒家」這個名詞,基本上是有兩種涵義。我正好藉這個機會,也就提出。因為我們今天要談的這七本書,其因緣與關鍵,可以從「新儒家」的問題談起。

如果說以民國三十八年離開大陸,同時仍以傳統中國文化與學術為主,談儒家——孔孟之道,就全稱他們為「新儒家」,這是一條線;如果認為舊的時代已經過去,在新時代中,需要積極為儒家、為傳統學術尋找一條新出路,想將儒家思想與這個時代接軌的人,他們依西方學說,說儒家也有如西方的方法論、知識論、形而上學、宇宙論、本體論……這些學者做這些努力,這又是一種新儒家,大陸學界把他們稱為「新儒家」,這是另一條線。不過他們把錢穆賓四先生歸入後者「新儒家」。

錢穆。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因此記者訪問錢先生:「您是新儒家嗎?」因為當時張君勱先生邀請了四位學者——錢穆先生、徐復觀先生、唐君毅先生、牟宗三先生,向世界發表了《新儒家宣言》,來向世界說明儒家的重要性,標榜「新儒家」。只是錢先生婉拒了。現在有人說那是因錢先生跟他們有不同派別,其實這說法似是而非。

重要的是,錢先生說:「自古所謂的儒家,是代代更新的,無所謂新儒家。」

今天的時代,從新文化運動,甚至從清代中晚期,一些儒者反對長期以朱子對四書的注解,作為考試的唯一標準答案,認為凡宋明理學所說的,都是錯的,然後建立起清代的學術派別。

當然,宋理學成為元末、明清科舉考試的唯一真理標準,限制人們、學者的思考,因此清學者有人站出來,反宋理學、朱子之學,並形成「漢學」,考據之學。

於是漢、宋學壁壘分明。清代中期後,儒者提出了漢代對經典的解釋,漢學、宋學對立。他們批判宋代夾雜太多佛教禪宗思想,所以宋理學不是純儒家了,它是佛家的另一種表現。他們說,宋明理學全是教人打坐,怎麼可能是純粹的儒家?純粹的儒家有打坐嗎?孔子會打坐嗎?

清代孔子畫像。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可是宋學學者也堅持說,漢朝董仲舒也非純儒啊!夾雜了法家、陰陽家思想,他怎麼可能是純儒?

而後再加上新文化運動的主張者,接受西方的學術標準,一切要求純粹。於是大家探討:到底什麼是儒家?要求「純粹的儒家」。回頭一看,好像都不純粹。而後政治的關係,張君勱提出「新儒家」。

其實,錢先生講,自孔子建立儒家,賦予「儒」新的意義:孔子從「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說起,並講「君子不器」,並勉勵子夏「汝為君子儒,毋為小人儒」,而君子儒的特色就是「通達一切」。這也就是孔子之所以為孔子,《論語》之所以為《論語》,在於他如何以「覺」、以「仁」作為人性的基礎,再通向整個人生,上通向於天,下達普遍於社會,開展出幸福人生。

而後,經過戰國,孟子對墨子、楊朱雖有所批判,但孟子在批判中,清楚表現出他接受了墨子的思想,也接受了楊朱的思想,並綜合提出所謂的仁、義,作為儒家的標榜。我們看《論語》中「義」字並沒有「仁禮」重要,《論語》中「仁、禮」並稱。「義」在《論語》中只提了四次。但由孟子接受墨子「義」字的觀念,「義」在儒家擴大了重要性,仁、義、禮、智,加上信,為儒的五行、五德。

孟子。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到了漢代,陰陽家的宇宙觀、老子的思想、莊子的觀點、法家的原則,又化為儒家思想的部分。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春秋繁露》,是一個綜合性的思想,它帶著強大、原本孔子未曾碰觸的宇宙論,提供了漢代人如何在這樣一個巨大新社會中,找到適當的位置。

魏晉南北朝何嘗不是如此?「玄學」的提出,在宇宙本體的探討後,再確定人生的位置,而後大乘佛教的發展,更將當時中國人所面對的世界,無限制地開闊起來。

特別是隋唐,提出了「空」的觀點,是那個時代最精采的思想。

宋明理學,重新融合儒釋道三家思想,最後歸本於儒,確定宇宙中生命的秩序,在這個新宇宙觀裡,再尋找人將如何安頓,同時有著無限開闊的未來。

王陽明的心學亦屬於宋明理學的一支。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如此一路下來,儒家最大的特質,就是代代依著新的思想,提出新的生命價值、新的生命哲理。所以儒家代代更新,從漢以後幾乎沒有「純粹不變」過。而中國的各家,其實最後也都回歸到儒家的本身,因為不離開:為現實人生尋求最適當、最廣闊的生命位置。

錢先生那時候給我們上課,他說:「你們是二十世紀的人,科學發展到今天,今天的儒家,你們說,該以何為立?你們將嘗試認識現代科學,認識現代代表性的新知識,然後如何融會貫通,為現代人尋找:在今天這樣一個大科學、大宇宙論、大經濟社會如此發展的時代裡,人安心、安身、立命之處。這樣才是儒家,才是『大儒』也。儒家代代更新,無須標立『新儒家』,所以我沒有參加張先生(張君勱)的邀約,我婉拒了『新儒家』的簽署。」

然後錢先生再說:「今天讀書人關心傳統中國學術,基本上應讀七本書。那七本書你們看起來好像不是儒家,但實際上是今天必讀的七本書。因為傳統思想從中貫串,你讀了,就知道什麼是中國文化,什麼是中國學術。」

我們今天起就開始談這七本書。這七本書就是《論語》、《孟子》、《莊子》、《老子》、《六祖壇經》、《近思錄》、《傳習錄》。

本文摘自《人人必讀的七本書:《論語》、《孟子》辛老師的私房經典課(1)》一書。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人人必讀的七本書:《論語》、《孟子》辛老師的私房經典課(1)” book_author=”辛意雲” book_publisher=”臺灣商務” book_publish_date=”2019/12/01″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12/5942.pn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41057?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12″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93223.html?” ext_link_text_1=”讀冊生活購書” ext_link_2=”https://www.cptw.com.tw/product_info.html?get_pro_sn=4974″ ext_link_text_2=”臺灣商務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