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糧署長胡忠一今天說,花生非公糧,不是保價收購,為確保農民收益,今年配額進口避開產期兩階段;國民黨質疑 11 月進口 252 公噸,是民間自行在配額外進口,不是農委會進口。
國民黨雲林縣立委參選人張嘉郡、前農委會主委陳保基等人下午在國民黨召開「花生之亂說分明」記者會,張嘉郡提出民進黨有三騙,一,農委會收購無能,卻嫁禍農會;二,農委會稱用 20 億元保價收購花生,卻到目前為止沒看到一毛錢,叫農會去借錢;三,花生價格崩跌時,農委會官網顯示 11 月還進口 252 公噸花生。
農委會農糧署傍晚舉行臨時記者會說明。胡忠一指出,花生不是公糧,這不是保價收購,因有人為因素,謠傳出遠低於實際上明年依據世貿組織(WTO)規定的關稅配額進口花生價格,導致雲林產地收購價下跌,農委會才「輔導農會收購」,並非農委會、政府去收購。
他並說,跨過濁水溪的彰化產地,收購價每台斤就新台幣 41 元,為何雲林收購價卻往下跌,因此農委會輔導農會用每台斤 40 元收購,是原本應有的合理價位,而且今年產量減少 18 %,價格不應該會下跌。
他進一步說,況且依據農會法規定,農會本來就是為了保障農民權益而成立的宗旨,協助改善產銷問題也是其任務,購入賣出後的收入,也會是農會的收益。
關於農委會準備 20 億元推動以上穩定雲林產地花生收購價格經費的使用,他說,就是要提供協助收購的農會、農民團體若資金不足可貸款使用,以及同時補助收購時集運、倉儲、加工等費用,每公斤 7 到 11 元不等。
他還說,農委會為了確保農民收益,特地因應 6 、 7 月及 11 、 12 月兩期是國產花生收成產季,將過往原本配合 WTO 規定的關稅配額進口期為 1 到 9 月,今年改成 1 月 1 日到 5 月 31 日,以及 8 月 1 日到 10 月 31 日。
他強調,之外的市場上的民間業者要進口,必須用成本高很多的配額外稅率進口,所謂 11 月進口 252 公噸,那是民間自行進口,不是農委會進口。
另外,農糧署統計,協助進行收購的有雲林縣虎尾鎮、北港鄉、元長鄉及崙背鄉等 4 家農會,以及莿桐合作農場、東石雜糧生產合作社、子茂生產合作社及精緻農業生產合作社等 4 個農民團體,迄今已收購 3585 公噸,原本目標 4000 公噸,目前產地約有 800 公噸還沒收購,只要需要收購,就會持續收購。
對於傳出有農民沒拿到錢,胡忠一說,有貸款需求的是精緻農業生產合作社,跟農業金庫貸款,農信保基金也會協助,最慢月底會貸款完成,就會發錢給農民,其他都是現金交易。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