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曾協助首次執政民進黨與日本智庫對話 曾永賢享耆壽97歲

圖片來源:中央社

後生晚輩口中的「曾老師」、前總統府資政曾永賢 3 日晚間在台北過世,享耆壽 97 歲。外界常好奇曾永賢「兩岸密使」身分,但他不為人熟知者除了「豆花」,另一貢獻是協助當年首次執政的民進黨,建立起與日本智庫的二軌對話溝通平台。

曾永賢在前總統李登輝主政時期擔任國策顧問,於 1990 年代末期現身智庫。由於 70 多歲數加上輩份高,當時官場或學界等晚輩多以「曾顧問」或「曾老師」稱之;最令人熟悉畫面,是曾老師當年視力已不佳,常瞇著眼、微笑傾聽著年輕學者們發表高見。

2000 年政黨輪替後,曾永賢轉擔任前總統陳水扁主政時期的資政,開始將重心轉到較少為人知的台灣與日本關係上,最大貢獻即是在擔任中華歐亞教育基金會副董事長兼執行長期間,於 2002 年成功在台北舉辦常態性「台日論壇」智庫二軌交流。

回顧當年時空,儘管台灣已邁向民主化,但日本官方對於將「台灣」與「日本」並列、仍十分敏感。曾永賢則鑑於台灣與日本的既有人脈關係將隨歲月老化,致力建立新生代台日學者間對話管道。

由於私下探詢日方對「台灣」二字無意見,遂以「台日」作為論壇名稱,採兩地輪流舉辦;而實際上,檯面上的公開對話是二軌,閉門座談已是 1.5 軌、差別僅是列席官員「不放名牌」。

以 2003 年在日本東京舉行的台日論壇為例,日方出席致詞貴賓是日前甫過世的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我方代表團除曾永賢,還有時任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國策顧問蕭新煌與吳榮義、國安會柯副秘書長承亨、陸委會副主委陳明通、立法委員陳唐山與蕭美琴等 24 人。

從與會名單可看出,曾永賢當年實際上是民進黨政府對日本關係的「義務牽線者」,背後是老一輩政治家對台灣後輩應如何發展日本關係的擔憂,而此關懷點也呈現在曾老師最遺憾的當代日本系列叢書上。

曾永賢對從事日本研究有一堅持:通曉日語。這是早年受日本教育與對大和民族繁雜禮貌禮數的體會,而原想規劃的叢書,則出於台灣對當代日本瞭解不足或是相對膚淺的體會,希望國人能對日本有更深層次的瞭解與研究。

無奈的是,台灣確實有許多熟悉日本偶像劇、歌手、動漫、歷史甚至A片等次文化的專家,卻找不到能探討當代日本國家、政治、社會、經濟與文化等各層面轉變的學者;叢書最後無疾而終,台灣欠缺日本研究專家也成為曾老師的心頭掛念。

2008 年再次政黨輪替後,曾永賢卸下智庫職務正式退休,平日休養身體並進行口述歷史訪談記錄,對於人生的心路歷程轉變記錄在國史館出版的「從左到右六十年:曾永賢先生訪談錄」一書。

至於外界好奇的「兩岸密使」內情,曾老師的口述歷史要求,需等「當事人」全部離世後、方能公開;從業有風險、行業有行規,這是老一輩國家安全工作者的職業堅持與道德操守,敵友間的「信任」,至死方休。

再回首過往,對當年因緣際會兼差與曾老師共事過、現已是台灣學術圈一員的學者們,最懷念的應該是每週四的下午茶時間,幫忍不住嘴饞的曾老師,也點一碗台大公館豆花、不加糖水!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