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 救命知多少系列報導 2 台灣 AED 佈建成績傲視先進國家,是民眾「安心」的救命防線。但專家說,機器缺乏普查機制,來源、管理、維護恐有漏洞,如遺失、沒電、貼片失效,若關鍵時刻「失靈」可能傳憾事。
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是心因性猝死併心律不整患者的救星,衛生福利部在 2013 年積極推動公共場所廣設 AED。根據緊急醫療救護法規定,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的場所應設置 AED 且負管理、使用訓練之責。
全台目前有登錄的 AED 就超過萬台,有一群由熱心民眾、緊急救護技術員、醫師、護理師組成的「AED 巡守員」,常在各地「隨機考察」AED 機器,評估是否完好無缺、可近性、及標示等狀況。
身為巡守員一員,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林皓陽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在各地常會看到狀態「奇特」的 AED,有的是整台不見,或被放在高處、連成人都拿不到的位置;或是箱子直接上鎖,民眾根本無法取用;也有人擔心 AED 被偷,而另外保管,都喪失讓民眾方便取得的功能。
台灣公眾除顫發展協會理事長徐震宇也說,AED 管理不當會使生命蒙受風險,包括 AED 遺失、電池沒電、貼片過期等,這些都必須定期維護、檢查,才能確保 AED 在關鍵時刻能運作無虞。
徐震宇說,AED 失蹤或失效雖時有所聞,但因台灣缺乏普查的機制而沒有明確的數字。借鏡日本,日本的 AED 遺失率為 1%,失效率又比遺失率高。或許乍聽 1% 並不為多,但若病人路倒的地方恰巧碰上 AED 不見或沒電,這小小的 1% 就可能大大影響到病人的存活率。
此外,徐震宇說,AED 是第三類醫療器材,所有 AED 都有保固期,超過保固期廠商將不予保固,電子儀器的零件也會隨時間老化,舊的機器回收也欠缺管理監督機制,回收再利用的機器在關鍵的救命時機是否仍能發揮正常的功效,這是必須正視的議題。
AED 設置單位依法有管理與維護的責任,但缺乏相關專業的資源與支援;徐震宇說,台灣公眾除顫發展協會整合產、官、學、用(設置單位)四方面的資源,推動普設公眾 AED 及維護,也協助 AED 設置單位降低管理與維護的負擔,讓救命的 AED 能在關鍵時刻真正發揮及時救援的功效,避免因欠缺管理維護而釀成憾事。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長石崇良受訪時表示,當初訂定法律強制 8 大類公共場所設置 AED 是出於鼓勵、善意,希望大家支持以 AED 救人,因此沒有針對未善盡管理 AED 而訂定罰則;且可能因大眾觀念還未普及,確實會發生 AED 失竊等問題,增加管理的複雜度。
石崇良說,未來將要求各地衛生局加強 AED 的抽查,了解設置狀況,也歡迎民眾通報 AED 不良情形,AED 是攸關人命的工具,大家都可善盡監督、維護的力量。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