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李昀蔚,由想想論壇授權轉載。
10 月 27 日,韓國 tvN 電視台《街頭美食鬥士》節目播出臺北特輯,主持人白種元穿梭在大街小巷,總共品嘗十五樣臺北小吃。節目結束後,不僅讓「臺北」在韓國網站的熱門搜尋榜上奪冠,也在臺灣颳起一陣旋風,吸引眾人呼朋引伴,走進巷弄探尋這些味道的來源。節目播出至今,許多觀眾紛紛在網路寫下「製作單位如何找到這些在地的店?」、「住在臺北這麼久我都不知道有這些美食」、「白種元的吃相讓食物看起來更好吃!」等評論,並感嘆韓國製作團隊「比臺灣人更了解臺灣!」。那麼,作為臺灣人的我們,是否能進一步思考:為什麼會由一個韓國節目喚起大眾對臺北美食的關心?《街頭美食鬥士》究竟滿足了哪些臺灣節目所缺乏的共鳴感呢?
說出一個刺激味蕾的故事
《街頭美食鬥士》臺北篇的片頭,鏡頭聚焦在藍天白雲裡綻放的太陽、微風吹拂的籃框,以及草地上玩著泡泡的父女。然後,跟隨騎著腳踏車的劉以豪來到河濱平台,在他輕輕打開運動飲料正要入口之時,遇見旁邊正在大口喝著珍珠奶茶的白種元。節目開始的兩分半裡,畫面只有配樂沒有人聲,卻在交疊的城市景色、人物與食物中,將「臺北」推向眾人眼前。若仔細觀察《街頭美食鬥士》的其他主題,就會發現比主持人先出現的,永遠是這個城市的樣貌與日常。
臺北美食的第一站,白種元來到大稻埕品嘗肉粥與紅燒肉。當他點完餐後,鏡頭以五十秒的影像紀錄肉粥的烹煮過程。這段時間,只有配樂,沒有任何話語輔助,因此觀眾便能不必分心接受聽覺的資訊,而將視覺自然而然地聚焦於食物本身。
緊接著,上菜後,白種元嘗了一口,然後對著鏡頭緩緩地說:
「請看這碗粥,像是湯泡飯吧!所以我愛吃,跟我們吃的湯飯似的,有蘿蔔有肉,就像在蘿蔔肉湯裡泡飯吃一樣,口感則像是稍稍煮了一下的鍋巴米飯。」
「是什麼味道呢?加了乾蝦煮的,有一點鮮甜味,讓人捨不得急急忙忙吃完。」
「粥的裡面有這樣的肉塊,不過仔細看看,嘗一下就知道,這個不是純肉而是裹了一層麵糊,裹上了一層魚肉碾碎做成的魚醬跟澱粉,可以讓肉的口感更好。」
沒有浮誇的修辭、沒有綜藝感的包裝,白種元以自身的經驗和知識,向觀眾講解簡單地一碗粥,涵蓋了哪些烹調技術。此時,白種元不僅是一位主持人,還如同一位城市嚮導,以「朋友式」的方法來敘述飽含知識的話語,不僅讓平時生硬的料理原理軟化,也替食物的滋味加入真誠與可信。
那日,鏡頭下的大稻埕沒有人聲喧囂,散落的幾桌客人讓步調顯得更加緩慢閒適。有趣的是,製作單位刻意保留了「桌邊付錢」、「找尋胡椒粉」的段落,在看似與食物主體無關的影像裡,其實已將此處的飲食規則,以及「加了胡椒的粥更好吃」的潛話語,透過畫面清晰地傳遞給觀眾。
在板橋巷子裡的珍珠奶茶,也是這次節目走訪的美食之一。當天,沒有大排長龍的人潮,只有白種元與一位正在等待飲料的爺爺。
爺爺問白種元奶茶好喝嗎?在白種元點頭示意後,爺爺便舉起拇指,對正在品嘗奶茶的他大喊了一聲:「讚!」
若問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什麼?大概有超過半數的人都會回答:「人。」珍珠奶茶攤子前的這個鏡頭,沒有以旁白說出「臺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這句俗濫的話語,而是用兩秒鐘的時間,直接將美食與人情,融合在一個畫面中。
「吃」的本身,就很動人
臺灣從來都不曾缺乏美食節目。打開電視,我們最熟悉的就是一、二位主持人,有時還會多一位旁白,在從不間斷的話語裡,不僅總是壓過食物的本身,也讓「主持人」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停留在單方的輸出與接收,而非對等的感受。此外,比起食物的本身,節目時常更在乎老闆的人生故事、需要排多久的隊才能品嘗、食物的成品而非過程等等,「吃」的本質,就這麼在繁複的話語與肢體動作之間,逐漸模糊。
如此一來,或許就不難理解《街頭美食鬥士》對臺灣觀眾的呼喚力為何如此強烈。比起將力氣投注在刻意的表演、搜索描摹食物的詞彙之上,白種元就只是專注地做好一件事:「吃」。當然,他仍舊會夾雜著關於食物的介紹與描述,但在品嘗地當下,絕對不會聽見嘻鬧的口吻,而只見他專心地將食物放入口中,以及咀嚼時滿足的表情;節目中,也不會見到一個人品嘗一桌筵席的不合常理,而是滿溢著對一根香腸、一碗麵線的真誠和尊重。
食物是臺灣人最引以為傲的一部分,然而,此次 tvN 電視台能「比臺灣人更了解臺灣」的原因,不只體現在巷弄美食的找尋,更體現在成功刺激台灣人味蕾的拍攝手法。白種元的來訪,證明了以語言、肢體組成的繁瑣包裝並非美食節目的必要元素,因為食物的本身就足以建構強烈的共鳴感,因為「吃」的本身,就很動人。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