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年輕型失智症服務缺乏 關懷專線進線多

圖片來源:中央社

失智症關懷專線服務超過 10 年,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今天說,近來諮詢年輕型失智症者愈來愈多,因照顧很不容易,且服務資源相對少,政府應重視。

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 28 萬人,衛生福利部與台灣失智症協會合作,提供上班日一天 12 小時的失智症關懷專線服務( 0800 – 474 – 580 失智時,我幫您)。根據失智症關懷專線統計,近年來關於年輕型失智症的諮詢來電愈來愈多,諮詢的時間及問題都比老年型失智症多。

湯麗玉在記者會表示,來電諮詢常見的問題包含失智者易怒、不安、重複行為時該怎麼處理、如何與失智者溝通、年輕型失智者的服務模式,以及工作問題、經濟問題等。年輕型失智者照顧不易,比老年型帶來更多的困擾。

年輕型失智症照顧者張鎮華分享,罹患失智症 9 年的太太原本是企業主管,非常聰明,有天卻突然讀不懂文件,且常問相同問題、忘記重要會議時間、且有被偷妄想,性格大幅改變。

張鎮華一開始沒有聯想到失智症,直到同事介紹才就醫,太太在 57 歲確診阿茲海默症。但因太太不習慣與長輩一起上課,又一直找不到適合年輕型失智者的課程,直到接觸台灣失智症協會的 Young 記憶會館,整體狀況才比較平穩。

擔任失智症關懷專線代言人的藝人謝祖武在記者會也分享,失智症對家庭衝擊很大,因失智者常有問題行為,導致許多家庭衝突,需要政府與民間更多的幫助與支持。希望大家覺得不孤單,照顧有壓力時也不要把過錯歸於自己,因為很多人在同一條船上。

謝祖武說,透過失智症,他也更了解世事無常,凡事更需做好準備。當有失智症相關問題時,可以撥打失智症關懷專線尋求進一步協助。

台大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達夫表示,失智症並非老年人專利,年輕人也可能失智。年輕型失智者指的是 65 歲以下確診失智症者,全台推估約萬人。

陳達夫說,約有 1 / 3 年輕型失智者早期徵兆並非是記憶障礙,且臨床症狀多變,家人往往一開始沒發現,而延遲確診時間,最後花費 3 至 4 年才確診失智症,讓家屬十分煎熬。

陳達夫表示,若發現中壯年人在記憶、定向感、語言、情緒、判斷力、個性上與過去有明顯改變,請留意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徵兆,應及早就醫治療,並透過相關服務獲得幫助。

湯麗玉則說,台灣目前針對年輕型失智者的服務量能仍極為缺乏,民間及政府應加速設立專屬年輕型失智者的服務,以減輕年輕型失智者家庭困擾。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