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邁盧蘇鎮在蘇聯時期有神祕稱號:Mailbox 200 ,是一項鈾礦秘密開發計畫執行地。如今城鎮蕭條,鄰近地質不穩處還有數座鈾尾礦堆隨時可能傾塌,汙染環境。
這些鈾尾礦堆(鈾殘渣堆)重達數萬噸,只消一次天然災害,水流沖刷或山體滑坡,就有可能汙染人口達 1400 萬且橫跨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和塔吉克接壤地帶的費爾干納盆地(Ferghana valley)飲用水。
根據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這些接連遭蘇聯和吉爾吉斯政府忽略數十年的鈾尾礦堆必須盡快強化,以避免災難。為此,它們正為此籌募資金。
吉爾吉斯環境研究員卡立莫夫(Bolotbek Karimov)指出:「費爾干納盆地有 1400 萬居民。一旦發生天然災害,流水可能會將鈾尾礦沖刷入納倫河(Naryn),造成整個盆地的災難。」
邁盧蘇鎮(Mailuu-Suu)創建於 1946 年,隸屬蘇聯一項秘密鈾計畫,當時代號為 Mailbox 200 ,開採鈾礦的大多是「政治不正確」囚犯,包括德裔人士和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投降被定罪的前紅軍官兵。
直至 1968 年採礦作業在當地終止,邁盧蘇鎮已堆積超過 200 萬立方公尺鈾尾礦。它們後來被草草埋在邁盧蘇河沿岸山坡。
納倫河流經費爾干納盆地,此為中亞地區人口最稠密的其中一個地帶。 1958 年,在豪雨和地震加乘作用下,邁盧蘇鎮其中一座尾礦壩崩塌,釋出數萬噸放射性廢棄物。
路透社報導,蘇聯政府從未就此事故發表詳細災損評估報告,但環保倡議人士指出,外洩的放射性物質不僅毒害人類、牲畜和魚類,也汙染下游稻田。
只消看看邁盧蘇鎮約 2 萬名居民的遭遇,就能想像一旦尾礦被侵蝕或沖刷入流經費爾干納盆地的河流會發生什麼事:鎮民罹患癌症比率高出全國平均值 50 %;唐氏症等先天性疾病較全國其他地區普遍,且幾乎每個人都有甲狀腺疾病。
與此同時,一些居民仍無視警告,持續在埋有尾礦的土地上放牧,且相關區域的帶刺鐵絲網早在數十年前就被破壞、放倒。
研究員托伊區耶夫(Rakhmanbek Toichuyev)指出:「我們曾建議居民搬遷,但他們拒絕。家園畢竟是家園。」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表示,為強化或搬遷邁盧蘇鎮鈾尾礦堆並清除其他有害物質,需籌募約 3000 萬歐元經費。此外,為在蘇聯時期也有鈾礦場運作的鄰國塔吉克進行類似清除工作,必需另外籌募 4000 萬歐元經費。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