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位於苗栗竹南外海的海洋風場已經在 10 月 9 日完成第二期 20 架風機的安裝了!我國第一座離岸風場順利在國慶日前與國人見面,上緯公司蔡朝陽董事長也感性的說:「這座風場交給台灣、獻給雙十國慶。」而對於這份國慶日大禮,大家對它的了解有多少呢?不怕你知道,海洋風場可是創下了三個台灣第一呢!
第一座商業規模離岸風場
海洋風場第一期為 2013 年啟動的示範計畫,架設了 2 支共 8MW 的示範機組,並在 2017 年運轉。而後也沒有停下腳步,持續進行風場的興建。第二期架設了 20 支 6MW 風機,在今年馬不停蹄地作業之下,已於 10 月 9 日早上完成最後一支的安裝,恰巧在雙十國慶之前,可以驕傲地昭告天下,
台灣第一座商業規模的離岸風場已經完成了!
海洋風場預計今年底將取得電業執照,總容量 128MW,正式運轉後每年可發電 4.8 億度,相當於 12.8 萬戶家庭的年用電量;而且藉由乾淨的風電來取代火力發電, 一年的減碳量相當於 650 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而且海洋風場的風機,歷經了 2017 年中度颱風尼莎、2018 年強颱瑪莉亞、山竹,2019 年強颱利奇馬,都沒有被吹壞,足以證明台灣也是有條件可以蓋離岸風電的。
第一個離岸風電專案融資案
海洋風場在 2018 年完成了 187 億元專案融資案,不只是台灣首座離岸風場的融資案,也是亞太地區的第一筆,更獲得國際專案融資專業媒體 PFI「亞太區再生能源專案融資獎」的肯定。
海洋風場的融資是由 4 家台灣本地及 7 家外商銀行共同聯貸,代表丹麥政府的丹麥國家出口信貸(EKF),第一次在台灣參與融資案,
顯示國內外金融機構看準再生能源的發展潛力,以及對台灣發展離岸風電的信心。
第一座台灣人主導開發的MIT風場
海洋風場不只是台灣第一座風場,更是一座 MIT 的風場,證明了台灣人自己有能力開發離岸風場!海洋風場是由台灣人發起與主導,再與國際團隊進行合作,不只提升了本土企業的技術、格局和視野,也因為海洋風場的建設,吸引全世界目光,許多全球大公司蜂擁而至,像是澳洲的麥格理集團、丹麥沃旭能源、日本東京電力及中部電力合資的捷熱能源等等,以及後續參與台灣離岸風場開發的國際企業。
海洋風場不僅由台灣的團隊主導,還採用了許多在地供應商的產品,像是陸上變電站、葉片樹脂等,更是替台灣廠商打進風電產業與國際供應鏈踏出了第一步。
台灣離岸風電正式起飛
在 10 年前,說到台灣要蓋自己的離岸風場,不只台灣人,可能世界各國都覺得是天方夜譚,就連投入架設示範風機的上緯公司都自嘲是「愚公」。
不過在 2019 年台灣有了第一座商業規模的風場!領先南韓、日本,更讓世界刮目相看。
因為近幾年政府的政策大力支持,加上業者的努力,才會有今天的成果。海洋風場的完工標誌著台灣離岸風電正式起飛,明年起還有更多離岸風場會陸續完工,更多本土供應商投入風電產業,一起攜手邁向清潔能源的未來,開啟台灣再生能源史燦爛的扉頁。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