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中美貿易談判將登場 港媒:中方可能提前返國

圖片來源:pixabay

新一輪中美貿易談判 10 日將在美國登場,但港媒南華早報引述消息來源稱,中國代表團可能會縮短在華府停留時間,提前返回北京。

南華早報 8 日引述一名參與中美貿易談判準備工作的不具名人士表示,中國代表團原本的計畫是 12 日離開華府返回北京,但可能會提前到 11 日回中國,這意味著 11 日晚上不會有延長磋商的機會,「情況不是那麼樂觀」。

這次中國代表團一樣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領軍,他的身分仍是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談判代表人,但已沒有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的頭銜。先前已有外電分析認為,這是因為中共強硬派對於他點頭同意的若干讓步感到質疑。

中美兩國從去年 7 月彼此互徵高關稅,至今打打談談已經一年多。即將展開的第 13 輪中美高級別經貿磋商,距離上一輪 7 月底在上海舉行的談判又過了兩個多月,期間雙方繼續互祭關稅升級措施,但也透過美國延緩加徵關稅及中方採購美國農產品等,互釋善意。

新華社 8 日晚上刊登微信公眾號「陶然筆記」的內容,表示這次談判的背景是關稅仍在、中美對峙局面又沒有徹底緩和的情況下舉行,談判的結果無非 3 種:達成公平協議、完全徹底談崩、繼續打打談談,並稱關鍵是「要有跟問題和困難耗到底的韌勁和精氣神」。

本輪的談判圍繞許多不確定因素。美國商務部 7 日將新疆公安廳、海康威視等 28 個機構和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美國企業若無美國政府允許,將不能向這些名單上的組織與企業出售產品和技術。中國商務部除了對此批評「干涉內政」,也表示會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中方利益。

此外,美國總統川普 9 月下旬在聯合國大會演講時發言「挺香港」,他說,全世界都期待中國政府信守具約束力的條約,維護香港的自由、法律制度和民主生活方式。香港議題是否會成為中美貿易談判上的籌碼也受到關注。

川普日前曾表示,他傾向於中美之間的經貿談判要達成全面性的協議,而非局部協議。但沒有跡象顯示,兩國在縮減雙方歧見上有進展。

下一輪加稅將自本月 15 日開始生效,屆時美國對 2500 億美元進口中國商品課徵的關稅將調升為 30 %。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