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編輯大甲人報導)座落於大稻埕寧夏路上的原臺北北警察署,現址設立「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為臺北市文化局轄下的直營館所,於 2018 年 10 月正式開館。每年 10 月館慶時期,以藝術節概念策劃「新文化運動月」一系列活動,希望能透過更多元的形式,推廣臺灣新文化運動的精神與內涵。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9 月 29 日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講座「文化份子大論壇:歷史創作的虛與實」,本場講座由莊怡文博士主持,邀請衛城出版社主編盛浩偉及以非虛構寫作創作《陳澄波密碼》的作者柯宗明共同對談,談談歷史小說經歷寫實創作、架空虛構到今日的非虛構寫作,各種手法的代表作品與作者選擇,探討今日歷史人物在今日文學寫作中再現的新可能。
主持人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莊怡文介紹,「台灣新文化運動」是 1920 到 1930 年代臺灣文化覺醒的一連串過程,從 1921 年林獻堂、蔣渭水等人在於台北市大稻埕靜修女子學校 (今靜修女中)成立「台灣文化協會」,加上 1923 年在日本東京創刊,號稱「台灣人唯一的言論機構」的《臺灣民報》,以及在 1927 年成立的臺灣民眾黨等等,這群這些在政治、文學、戲劇、繪畫各界的先賢,大約在距今 100 年前,承繼了那一代台灣人想要改造台灣社會的民主自覺,其重要訴求是透過民主發聲,讓台灣文化向上提昇。
日本學者矢內原忠雄在他的名著《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對台灣文化協會有不錯的評價,他認為這是一個有制度的文化啟蒙運動,目地是台灣社會的解放,以及文化的提高。然而當時因台灣在日本殖民下,文化運動的推廣並不十分順遂,其時臺灣民眾黨也是在台灣總督府阻撓下有條件的成立。而到了 1937 年蘆溝橋事變爆發後,戰爭日益激烈,日方對臺灣人的言論控制日趨嚴密,新文化運動便較為萎縮。莊怡文說,「希望大家在藉由回顧這段約 100 年的歷史過程中,認識到台灣人曾為這個社會做了些什麼,進而思考 2019 年現在的我們,可以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
衛城出版社主編盛浩偉說,現在一般將歷史、文學/小說、非虛構寫作此三者分開且彼此對立;「歷史」就是一般歷史學科;「文學/小說」是屬於虛構的創作故事;而相對於小說,另一種書寫型式被稱為「非虛構寫作」,亦即為了其可信度,做了許多的田野調查和文獻考據,所產生出的文學作品類型。盛浩偉認為,柯宗明的「陳澄波密碼」是歷史小說,可是作品中對陳澄波的生平做了非常多考查,可信度很高,「因此值得思考的是非虛構寫作與歷史小說的界線在哪裡。」
盛浩偉分享,他參與過的非虛構寫作計劃之一是《百年降生:1900-2000 臺灣文學故事》一書,它原是刊登在「人間福報上」的專欄,從 1900-2000 年每一年找一位作者寫一個與台灣文學有關的故事。他認為,對於一般民眾來說,歷史或文學史比較難閱讀,是因為它比較抽象,教科書式寥寥數字的記載也完全無法展現當時人心的主觀感受,所以希望找到一些有趣的故事,讓讀者較有身歷其境的想像空間,「生活在客觀環境裡人的主觀意識才是重要的,如何把主觀意識表現出來,是比較偏向文學的工作。」盛浩偉說。
另一本盛浩偉參與的非虛構寫作《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是由台灣歷史博物館多方蒐集二次世界大戰 1945 年 8 月 15 日終戰那天台灣的回憶錄,以及將對這天有印象的人請來做口述歷史,做成展覽,並以這些檔案材料為基礎,再另找資料填補空缺,完成一本集體創作的非虛構作品。他說明,寫非虛構作品的過程中,在小地方加上一些合理的虛構想像,可以讓角色或事物更立體,讓歷史更有血肉,也更能引起讀者共鳴;然而,在寫作時,有時也會受到比較強的史料限制,如果找不到足以佐證的資料,便不會往那個方向寫。
盛浩偉介紹衛城出版社甫出版的榮獲第四屆臺灣歷史小說獎佳作《羅漢門》一書,是以朱一貴事件為題材的歷史小說,作者與他分享創作過程,乃是去翻閱朱一貴當時留下的口供記載,發現朱一貴一一細數官府的苛政與腐敗,傷害台灣人民的事蹟,從而瞭解朱一貴的性格特質,得以塑造人物形象;而朱一貴身旁眾人的口供被沒有被留下來,因此在史料空白的地方便用歷史小說的想像和虛構來填補。
盛浩偉認為,歷史書寫必須要有史料、研究成果或田野調查資料來支撐。「歷史小說」可以有比較大的空間以想像力填補史料空白之處;而「非虛構寫作」相對彈性就較小,若在某一脈絡上真找不到史料,無法填滿空白之處,也許就必須放棄、避開,存而不論。
以《陳澄波密碼》拿到第三屆臺灣歷史小說獎首獎(第一、二、四屆首獎均從缺)的作者柯宗明說,評審認為在投稿的作品中,不是有歷史卻缺乏文學性,就是有文學性卻缺乏歷史,可見歷史要與文學結合是有一定的困難度;究其原因,台灣本土沒有成熟的歷史小說家,與政治的戒嚴有很大的關係。其時如果歷史小說挑戰執政當局,就會被政治挑戰:直到解嚴之後,才開始有空間來探索台灣這塊土地,而這塊土地極其複雜,不是只有一個族群,所有的族群都擁有自己的歷史小說。
柯宗明介紹《陳澄波密碼》的三大主題,第一是台灣自清朝政府至日本政府再到國民政府這三個階段,台灣人對祖國認同的困惑及掙扎;第二是 1920 年傳自歐洲、席捲亞洲的左翼思想,對日本、朝鮮、台灣、中國等地產生很大的衝擊,尤其是知識份子;第三是這些有理想的二、三十年代的知識份子,在經歷到四十年代東亞戰爭、二二八事件前後,理想破碎的過程。
「歷史小說是真的還是假的,是很弔詭的問題。」柯宗明解釋,他只能說他小說裡的精神都是真的,但很多情節都是虛構的,因為如果沒有虛搆成份的話,就會變成「傳記」。虛構的目的是要讓作品有戲劇性,但這戲劇性不能脫離對歷史的掌握。
柯宗明舉例,鮮為人知的陳植棋是一位在 30 年代英年早逝的天才型畫家,當時率領學生向日本政府抗爭,可說是「台灣第一個林飛帆」,在東京美術學校就讀時,與陳澄波只差一個學年。因此柯宗明在《陳澄波密碼》中大膽虛構了陳植棋與陳澄波的交情,完成作品後才意外從陳澄波的長子口中得知,陳澄波生前最好的朋友正是陳植棋。兩人的淡水相關作品都將淡水現在已不復見的紅瓦厝紀錄下來。
柯宗明說,在寫作過程中,藉由當時照片可以觀察出很多細節,也可得知 30 年代台灣文化界的作家或畫家、藝術家等等之間的交流是很頻繁的,因此進一步再去找出相關佐證資料,揣摩他們的思想,想像他們的互動,再在小說裡做鋪陳。
柯宗明舉例,因考量陳澄波到上海時,潘玉良也在上海,因此他大膽猜測兩人應該認識,但認識到什麼程度尚不可知;他在小說裡便設寫了一段當陳澄波要離開上海時,潘玉良送別的一段對話。沒想到寫作完成後,陳澄波基金會的人提出照片告訴他,兩人真的曾經在同一時間對同一模特兒做畫,印證兩人應是真的有交情!
柯宗明表示他的歷史小說經驗是,除了故事開展要有戲劇性,戲劇性情節也要符合歷史人物性格。譬如,陳澄波的畫作都是由其夫人張捷深藏起來,直到三、四十年後才重見天日;另外在二二八事件陳澄波遭槍決後,當此慌亂之時,張捷竟能冷靜到請攝影師來拍攝陳澄波遺照流傳後世,並保留陳澄波受難時穿的衣服,要為丈夫的冤死留下證據,可見張捷的個性之堅毅與強悍;因此柯宗明在書寫創作時,便把她塑造成一個內心勇敢、話少、嚴肅的角色。後來與陳澄波長子陳重光聊天時,也再度證實了母親就是這種個性。
陳芳明教授為《陳澄波密碼》一書寫的序提到:「很少有一部歷史小說,是如此真實而貼切地描繪出台灣人的歷史恐懼症。」柯宗明說,我們人類追求的是文明,文明就是人與人的互相尊重。所有的衝突都是文明衝突,要解決文明落差就是必須去理解與化解不同文明間的差異,這樣一來人類才有可能和平相處,這也是他創作小說的最終目標。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陳澄波密碼” book_author=” 柯宗明 ” book_publisher=”遠流” book_publish_date=”2018/10/27″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09/9-5d9202541cfdf.pn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02294?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09″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58892.html?” ext_link_text_1=”讀冊生活購書” ext_link_2=”https://m.ylib.com/book/YLM25″ ext_link_text_2=”遠流網路書店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