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日本東京電纜地下化僅8% 遠低於台北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Walkerssk

日本千葉縣日前受颱風侵襲,電線桿損壞造成大規模停電,引發外界對電纜地下化的關注。對照英國倫敦 100 %及台北 96 %的高比率,「電線桿大國」日本東京電纜地下化比率只有 8 %。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颱風法西 9 日以日本關東史上最強等級颱風之姿重創千葉縣,造成大規模停電,風災後至今逾兩週,仍有部分地區無電可用。這次風災停電主因是電線桿損壞情況超乎想像,專家認為要根本解決,必須「電纜地下化」。

● 電纜地下化才能抗風災

在千葉市中央區經營餐飲店的 56 歲男性說,如果要能預防電線桿損壞造成無電可用的情況,希望能把電纜地下化。

日本經濟產業省初步統計,這次颱風造成千葉縣約 2000 支電線桿損壞。風災後前往災區視察的國土交通大臣赤羽一嘉說,為了不重蹈覆轍,必須總結原因向前邁進,表達出電纜地下化的想法。

但跟歐洲等主要城市相比,日本電纜地下化的速度緩慢。

日本要推動電纜地下化,障礙其實不少。國土交通省表示,英國倫敦、法國巴黎、香港、新加坡等世界主要城市,電纜地下化比率已達 100 %,台北市比率也高達 96 %,但反觀日本大阪市僅 6 %,連東京 23 區也不過 8 %。

千葉縣的大規模停電引發日本社會對習以為常的電線桿的關注,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全日本共有 3500 萬支電線桿,可說是「電線桿大國」。

千葉縣在法西侵襲後,最多時有 93 萬多個家戶停電,原因就出在約 2000 支電線桿傾倒損壞。日本 2011 年發生 311 大地震後,共有約 5 萬 6000 支電線桿損壞,可看出電線桿抗災能力特別弱。

東京 23 區電纜地下化比率只有 8 %,這還是全日本最高的數字;日本有約 4 成都道府縣電纜地下化比率不到 1 %。

更令人吃驚的是,日本過去 10 年用非常緩慢的速度在進行電纜地下化的同時,每年還以約 7 萬支的速度在增建電線桿,日本「電線桿大國」稱號當之無愧。

● 電線桿密布的歷史原因

世界各國從景觀等觀點著眼的都市計畫,從以前就持續推動電纜地下化,但日本從二次大戰後急於重建,採取的是能便宜、快速進行電力布建的電線桿,造成目前日本各大都市的現況。

國土交通省相關人士表示,其實日本在二次大戰前就在進行電纜地下化,但因為戰後面臨的是如何盡速重建這樣的課題,其中最重要就是早日提供民眾穩定電力,所以當年的政府選擇在路上興建電線桿,而不走時間與成本都很高的地下纜線。

雖然電線桿能夠有效率地送電,但卻因為曝露在街道上受到風吹雨淋,碰上風災時更顯脆弱。日本近年來災害頻仍,明顯造成停電時間變長。

日本 2016 年通過電纜地下化推動法,中央政府去年度起以到 2020 年度(令和 2 年度)的 3 年內,開始動工 1400 公里道路作為目標。

不過,目前仍難預料電纜地下化能否加速普及,其中一項原因正如日本大學生產工學部教授秋葉正一所說,電纜地下化的成本很高。

● 電纜地下化每公里要價 5.3 億日圓

國土交通省表示,在地底鋪管並將電纜放進裡面的一般施工方式,每公里就要花費 5.3 億日圓。

這樣的施工費用中,地方政府等所謂的道路管理者要負擔約 3.5 億日圓的土木工程費,雖然中央政府會補助一半,但地方政府仍需支出約 1.7 億日圓,這對財政吃緊的地方政府感到相當猶豫。

就算採用世界各國常用的鋪設方式,直接把纜線埋進地底的簡化工程,每公里也要花費約 2.6 億日圓,相較於電線桿每公里僅需花費數千萬日圓就能搞定,還是高出不少。

● 東京地下空間已很緊繃

雖然電纜地下化成本很高,但東京都還面臨另一個障礙,就是地底空間已塞到很「緊繃」。

NHK 記者進入目前正在興建的東京地下鐵新車站「虎之門之丘站」工程現場,看到地底下大小管路一堆,包括天然氣管、水管、通訊電纜等,這些管線在東京 23 區的總計長度就有 10 萬公里,可以繞地球兩圈半。

再來就是工期問題。要進行電纜地下化,勢必會動到地下的水管及天然氣管等,根據估算,從設計到完工大約得花 7 年時間。

另外,電纜地下化也不是沒有缺點,電線桿易於透過目視檢查,地下纜線就無法這麼簡單,加上一旦纜線故障,就必須開挖路面,這些成本及維護費用,也無法排除不會反映在電費費用上。

即使如此,秋葉正一還是認為,如果民眾生命安全是最優先的話,電纜地下化就是必要的;中央政府必須尋求民眾理解,盡速趕上國際社會的水準。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