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陳冠甫專欄》從如果郭台銘參選總統,檢討政治道德的底線

郭台銘與支持者加油打氣。 圖片來源:中央社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 12 號宣布退出中國國民黨為政壇拋出震撼彈。也為 17 號獨立參選人連署截止日,預先做好了登記的伏筆。儘管本人依舊不鬆口參選,但外界普遍認為登記可能性極高,倘若到時候登記出馬角逐總統大選。首先要回應的質疑,必然是脫黨參選的政治誠信何在?其後才是寧願背信棄義也要選到底的動機。

早在 7 日黨主席吳敦義受訪時就曾意有所指談到「每個人都要守信用」,13 日郭台銘退黨後國民黨粉絲專頁特地貼出郭台銘初選時的承諾「會盡全力支持,經過黨初選制度產生的候選人」提醒大眾郭台銘「失信」的意思不言可喻。

只是處於「極端政治」橫行的台灣,正因為典型政治人物的政治信用普遍破產,一再跳票的政見已經是司空見慣。

就算郭台銘打破國民黨內初選規定,好像也不是太大的事?重點在於「國家利益大於政黨利益與個人利益」這句老話,毀棄政治承諾的原因永遠是為了更大的公共利益,好比韓國瑜、郭台銘同聲高喊為了中華民國利益,卻都利用同個託詞「合理化」本身落跑市長、脫黨參選的事實,來達到參選總統的更高目的。

某種程度,政治的意義在於「自由」,並非表面字義的意思。而是提出這個問題是出於不確定性,如同政治學教科書裡的「凡甲皆乙」的古老命題,意味著許多具有甲特質的人或物,其變異數就和個人本身一樣多。永遠有太多的變數,影響政局結果的發展。甚至在政治推理的過程,無論為政治人物或尋常百姓,多數人的多數政治見解,並非可以受到經驗法則的推理結果檢驗,其實是運用個人習慣,所確定的無意識或半意識推理出答案。

圖片來源:中央社

這些政治大環境的樣態,不足以作為違反政治誠信的理由,反而是將「實然」錯當「應然」來看。儘管如此,多數人追逐以理性本質為基礎的民主政治制度依然不會改變,若說唯一可以與理性並列的是,與人交流互動帶來的情感,並以此作為政治思想啟蒙的出發點,與理性一同扮演政治判斷、政治行動中的價值尺度。

當不論是郭台銘、韓國瑜或任何政治人物發生失信、失格的情形,不單純為無法兌現政見支票,而是踰越了政治道德的底線,我們該擔心不該只剩政治問題本身所掀起的波瀾,反倒是政治人物所做的決定和其宗旨,如何去影響其他大眾的選擇和改變意向間的關係。

直白地說,這些人不僅「教壞囝仔大小」還有機會毀棄政府的運作以及對人民的保障。

引述國民黨對郭台銘的擔憂「那若脫黨參與總統大選也落敗,是否也會不認帳?」然而,有類似困境不只郭台銘,包含韓國瑜在對高雄市民的承諾同樣也是。

在維持選舉制度之間,候選人的政治道德值得選民嚴格檢視彼此的不同程度。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