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肢端肥大症罕見易延誤 醫師盼各界多了解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南市 55 歲男子因心悸掛急診,被診斷出罹患罕見的肢端肥大症,治療後控制良好。醫師指出,肢端肥大症疾病進程較慢,許多病人確診時已併發其他共病,盼各界可多了解一些。

台灣腦下垂體學會今天起至 17 日在奇美醫學中心舉行攝影展,展出與攝影師林炳存合作拍攝的公益病友照,希望讓社會透過肢端肥大症病友的故事,對周遭親友的外貌多留心,懷疑有病兆時提早就醫。

55 歲病友陳姓男子上午出席開展儀式時表示,他在 2013 年 1 月因心悸被送到奇美掛急診,檢查後發現腦下垂體有一個 1.7 公分的腫瘤,確診為肢端肥大症。經手術切除腫瘤後合併藥物治療,之後定期回到醫院接受追蹤,多年來控制良好。

陳姓男子表示,在那次因心悸掛急診之前並沒有其他相關疾病病史。當時雖感覺雙手手指及頸部稍微變粗,但因短時間內變化細微,並沒有放在心上。

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田凱仁表示,肢端肥大症是一種生長激素分泌過量的罕見疾病,起因為腦下垂體分泌生長素的細胞出現增生或腫瘤,台灣每年平均新增約 60 個新病例。

田凱仁表示,肢端肥大症的最明顯特徵是外貌不正常肥大或增生,如鼻子變大、嘴唇變厚等;但因疾病進程較慢,短時間內病人常難以察覺,平均延誤就診時間約為 5 至 7 年不等。此時許多病人已併發高至壓、糖尿病、甚至癌症等共病。若未能適當治療,平均壽命可能比常人少 10 至 15 年。

他說,民眾若發現手腳增大導致戒指戴不下、鞋子尺寸愈穿愈大、無法做精細動作等現象,又與單純的變胖不太一樣時,應提高警覺,可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