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專訪】不只創作還要推廣 攝影家曹良賓成立Lightbox攝影圖書室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報導)透過影像,可以表達內在情感,也能保存歷史與記憶。現年 42 歲的曹良賓,過去念的是英文系,在英國就讀新聞所期間感受到攝影的力量,於 2008 年遠赴美國攻讀藝術創作碩⼠,從此投身藝術攝影的世界。

曹良賓,《基隆忠烈祠》,2016年。
圖片來源:取自攝影之聲

2016 年,曹良賓延續他對影像與台灣文化的喜愛,創辦「Lightbox 攝影圖書室」,致力收集台灣的攝影出版物,並開放大眾自由閱讀,希望人人都能認識攝影。對他來說,在影像爆炸的時代,攝影集不僅展現創作者的意志,也幫助人們有脈絡、有系統地閱讀。

「從網路瀏覽影像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無法分辨照片的真偽、不能確定創作者是誰,色彩可能有偏差、解析度低或。」曹良賓指出,相對來說,攝影集是去蕪存菁的結果,幾百張影像都在回應某個議題或情感,讓人們閱讀影像的經驗具有層次。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新館。
圖片來源:攝影陳均俞,Lightbox 攝影圖書館提供。

從新聞轉向攝影 赴紐約攻讀研究所

「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這是曹良賓在留學期間最深的感觸,也是他從新聞轉向攝影的契機。2003 年,英國爆發反伊拉克戰爭的示威遊行,他與卡地夫⼤大學國際新聞研究所同學們一起走上街頭,拿起相機紀錄現場。

當曹良賓看見同學拍攝的影像時,內心相當驚訝,雖然他們去了同樣的地方,但同學拍得很好、是有意識地拍照,與他隨意拍的照片截然不同,那也是他第一次意識到影像的力量。2005 年回到台灣後,他買了一台數位單眼,白天上班,晚上學攝影。

既是攝影家也是藝文工作者的曹良賓。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原先對新聞攝影有興趣的他,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接觸藝術史、攝影史、影像美學與藝術攝影等領域,便全心全意、整個人栽進去,也萌生出國留學的念頭。2008 年,他申請上紐約的普拉特藝術學院,花費四年時間學習影像創作,藉此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問及沒有選擇留在紐約,而是回台灣深耕影像創作的原因,曹良賓感性說道:「紐約的藝術社群很開放、蓬勃,也很接受外來者,但我始終覺得自己屬於台灣,也更關心台灣。台灣是我生長的地方、有切身感,情感的連結更強,回來可以貢獻得更多。」

曹良賓於紐約拍攝的作品「Brooklyn NY (02:35 AM)」。
圖片來源:取自攝影之聲

資料四散…創辦攝影圖書室的契機

返回台灣後,曹良賓積極投入影像的創作與研究,一邊著手整理在紐約拍攝的作品,希望出版個人的攝影集《中途》,同時也參與國立台灣博物館的「台灣攝影史綱研究計畫」,紀錄台灣攝影歷史與創作風格的發展。

要完成這兩件事情很不容易,他在製作個人攝影集時,想要參考台灣創作者前輩的書籍,希望內容上能有些延續,但又做點創新與變革,卻發現資料四散、圖書館收的大多是技術的書。他也笑說,自己做研究時,有一半的時間都在找資料,根本來不及閱讀與消化內容。

曹良賓首本個人攝影集《中途》。
圖片來源:取自攝影之聲

在出書與做研究的過程中,曹良賓看到台灣攝影環境的不足,相關資料散落各處、缺乏攝影教育資源,攝影愛好者也不知道在哪裡可以碰到同好,沒有可以交流的實體空間。因此,他決定成立「Lightbox 攝影圖書室」,試圖解決影像創作者面臨的困境。

關於名字的涵義,曹良賓表示,「Lightbox」意思是會發光的盒子,期許帶給人們希望與能量;只要是經歷過底片攝影時代的人,都用過燈箱檢查過底片,燈箱也是展出攝影作品的方式之一,所以攝影愛好者聽到都會覺得很親切。

Lightbox攝影圖書室歡迎民眾前來閱讀、討論交流。
圖片來源:Lightobx攝影圖書室提供。

Lightbox搬遷新址 可容納更多書與人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以非營利、群募的方式運作,有 98% 的藏書是美術館、出版社、攝影家與社會大眾捐贈而來,並開放大眾自由閱讀。從 2016 年創辦至今,已累積 3300 多本攝影書、舉辦超過 120 場講座活動、約有 8000 多人次造訪,成為台灣重要的攝影藏書基地。

Lightbox的藏書空間飽和。
圖片來源:Lightbox 攝影圖書室提供

但隨著藝文社群與社會大眾的熱烈迴響,Lightbox 原本位在金門街 10 坪的空間,已無法再容納更多捐書與使用者,於是向台北市政府提案爭取到一處 30 坪的閒置公共空間。今年 5 月,Lightbox 正式搬遷至溫羅町新址,往後可容納 1 萬本攝影書、舉辦 100 人規模的講座活動。

搬遷後,造訪人數增加,曹良賓與同事們也有了許多新挑戰,像評估毛小孩能否進來、空間能否出租為攝影棚,回應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在營運上,活動類型變得更多元,有放映活動、攝影市集與攝影工作坊,並定期在社區舉辦「攝影 Office Hour」,解答民眾的攝影疑問。

「Lightbox 攝影圖書室」新館。
圖片來源:攝影陳均俞,Lightbox 攝影圖書館提供。

台灣攝影前輩的故事 激勵他繼續努力

這三年多來,曹良賓花費了許多心力經營 Lightbox,連自身創作的時間都被壓縮,過去只要花一年就能完成拍攝計畫,但現在都要拉得更長。像他從 2015 年開始拍攝的系列作品,到 2018 年才有機會舉辦展覽「想像之所Becoming / Taiwanese」,出版攝影集可能要等到明年。

對此,曹良賓沒有半點怨言,反而更加堅定自己的決心,他感性說道:「讓我繼續留下來的原因是,我看到藝術社群裡面有些兢兢業業、相信影像可以改變世界的人,我很尊敬他們,也想學習他們的工作態度,像張照堂老師、已經不在世的台灣攝影前輩彭瑞麟。」

曹良賓於2018年舉辦的個展「想像之所Becoming / Taiwanese」。
圖片來源:取自攝影之聲

他繼續說道,張照堂老師很低調,默默地幫不同機構與雜誌介紹攝影家,透過影像講述台灣歷史;彭瑞麟是台灣第一位攝影學士,從最初日文超爛、在東京寫真專門學校成績吊車尾,最後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卻放棄日本優渥的工作機會,返台後積極推廣攝影教育。

在訪問最後,曹良賓特別感謝夥伴們一起為 Lightbox 打拼,也讓他了解年輕人新的想法,他表示:「一個人的想法總有侷限,我們既是同事也是朋友,彼此平等,互相尊重,希望講出真實的意見。雖然共識決比較慢,但可以確保每一步是穩健的、深思熟慮的。」

曹良賓與年輕同事們的合影。
圖片來源:取自Lightbox群眾募資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