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戰略展現雄心,但也引發許多國家疑慮。中國歷史學者葛兆光說,他還無法完全分析一帶一路的目的和作用,但在中國「幾乎所有事情都有政治性的一面」。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思沙龍」活動今天播放探討中國「一帶一路」的紀錄片「新絲路-不安的競合」,並於放映後邀請上海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特聘資深教授葛兆光,以「怎麼理解這個『中國』?從近世歷史看中國的內與外」為題演講。
「一帶一路」揭示了中國爭取經濟發展、為自身儲備更多資源、在國際上發揮更大影響力等多重目的,但其帝國擴張的性質,以及引發部分國家債務問題,已讓外界批評並起戒心。
葛兆光說,「一帶一路」除了經濟目的,當然也有政治目的,中國幾乎所有的事情,最後都有政治性的一面。
他認為,從歷史上來看,「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古代中國的對外貿易路線大多是重疊的;但從現實來看,這個戰略能否帶給沿線的中亞及西亞國家福祉,還很難說。
「一帶一路」的複雜性,也讓人關注到中國在內部、外部及與周遭國家關係上還有很多的問題,譬如在南海、東海、中印邊界、新疆、西藏等地及與台港關係都有很多麻煩。
在「中國崛起」議題受到重視後,葛兆光近年研究方向著重在中國的國家形成及身分認同問題。他認為,上述有關少數民族對中國的認同問題、周邊國家對傳統中國「朝貢體系」的警惕,都可以從近世歷史中找到原因,尤以宋代是中國國家觀念轉變的關鍵。
葛兆光強調,中國的疆域在漫長歷史中一直有變化,許多歷史和民族的問題也在「從天下變國家、納四裔入中華」的過程中留了下來。現今的中國既有殘存的帝國歷史,又處於現代的國家框架,不能簡單用西方民族國家的方式來理解。
對於有來台中生覺得「台灣更中國」,他也不贊成這種說法。「什麼是中國?誰代表中國?」他認為漢族傳統可能在台灣保存得更好,但不存在「誰更中國」的問題。
他坦言,少數民族是否認同「中華民族」確實是個問題,但現代國家如果能提供人民安全、幸福、有尊嚴的制度環境,民族身分就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龐大的中國面臨族群關係、國際關係的挑戰,葛兆光強調,「歷史學者是診斷病源的醫生,但開刀動手術只能靠政治家」。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