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解決有線電視斷訊爭議 學者建議健全機制

圖片來源:中央社

頻道代理商大享預計 9 月 1 日起,不再授權旗下 14 個頻道給全國與北都兩家業者,引起市場關注。傳播學者認為,市場應自由競爭,但是相關機制也必須健全。

頻道代理商大享昨天以書面告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由於與全國、北都兩家有線電視業者間的授權金問題遲遲無法解決,因此決定從 9 月 1 日起,下架其代理的東森及緯來家族的 13 個頻道,以及富邦旗下的 MOMOTV 台,總共 14 個頻道。由於日前運動頻道 Eleven Sports 與大豐、台灣數位寬頻與新高雄 3 家有線電視業者也發生斷訊爭議,因此格外引起關注。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胡元輝認為,開放自由競爭是正確的發展方向,也有助於市場健全,但是台灣的市場情形跟理想中的自由競爭情況有落差,因此需要同步健全上下架的機制,讓制度更加完整。

胡元輝指出,建立透明的協商機制是重要的方向,透明不只存在業者之間,消費者也應該有權知道協商是怎麼進行,也必須有暢通的意見管道;另一方面,現行對於協商失敗的業者,NCC 可以在雙方的要求下介入調處,但是調處並沒有仲裁權,因此常發生調處不成功,問題沒辦法解決。胡元輝建議,可以參考國外的的做法,賦予NCC 的調解有一定的仲裁權。

世新大學廣電系兼任副教授何吉森認為,頻道代理機制有其必要性,可以協助穩定頻道與系統業者的平衡,同時降低雙方協商的成本與門檻。

何吉森表示,確實有些意見認為頻道代理業者與有線電視多系統業者(MSO)集團的關係親近,可能會造成 MSO 利用頻道代理業者,箝制特定的業者。但是這些猜測都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相關單位才可以介入,否則應該讓協商回歸市場機制。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