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想想論壇》一張選票等價一台賓士車?促進年輕人參與投票,日本人出盡奇招!

日本參議院議員選舉公報。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本文作者為陳怡秀,由想想論壇授權轉載。

日本預計於 2019 年 7 月 21 日舉行第 25 屆參議院選舉,將由 370 位候選人爭奪 124 席改選議席,作為令和新時代的第一場選舉,也事關修憲勢力的掌控大權,政黨各個摩拳擦掌全力備戰,而向來對政治保持冷漠態度的年輕族群,則被視為是選戰關鍵之一。「政治就是眾人之事」,如何讓年輕人不再置身事外,起身去投票,可說是創意盡出。

7 月 12 日,一部影片被投稿到 Twitter 上,影片題為「年輕人,不要去選舉」(若者よ、選挙に行くな),只見影片裡,中高年齡的男女不斷對著鏡頭說話,有人說:「年輕人們,不去選舉也沒關係啊。」有人說:「選舉?很麻煩吧。」有高齡的女性帶著嘲諷地口氣說:「年金(制度)有破綻?沒關係吧,因為,我已經拿到了啊。」還有中年男子說道:「教育預算被削減了?這一塊運用到醫療費上了,相當感謝唷。」、「地球暖化?20、30 年之後的問題我才不管呢。」當對於這些得意猖狂的嘴臉感到越來越不耐時,影片中的人所說的話也越來越挑釁——「你們不去選舉,所以由我們來運作政治,你們這樣的年輕人是不存在的人。而我們會去選舉。」

這部極具煽動性的影片,是一間由搞笑藝人發起、志在推廣年輕人關心政治的組織「笑下村塾」所製作,日本於 2016 年將選舉權下調至 18 歲,最初曾造成討論熱潮,但隨著新聞熱度過後,年輕人的參與度也隨之下降。這次是 18 歲國民擁有選舉權後的第三次「國政選舉」,第一次可參與投票的 2016 年參議院選舉,18 歲者投票率為 51.28%,19 歲者為 42.3%,全體投票率為 54.7%,但到了第二次的 2017 年眾議院選舉時,18 歲者投票率為 47.87%,19歲者為 33.25%,全體投票率為 53.68%。兩相比較可以看出首波獲得 18 歲選舉權的國民,過了一年之後,對於投票的熱情似乎已冷卻不少。

2016 年時呼籲擁有 18 歲選舉權的年輕人前往投票的宣傳海報,海報上寫著「前去決定日本的將來吧」、「因為在選舉中,我們是主角」等標語。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放大從 10 世代、20 世代來看,投票率也明顯比人生大前輩們來得低得多。根據日本總務省(相當於台灣的內政部)統計,2016 年的參議院選舉中,10 世代的投票率為 46.78%、20 世代為 35.6%,皆遠低於 60 世代的70.07%與 70 世代以上的 60.98%,而 2017 年眾議院選舉中差距更大,10 世代的投票率為 40.49%、20 世代為33.85%,亦雙雙低於 60 世代的 72.04% 與 70 世代以上的 60.94%。影片放上網後,僅僅三天便突破 260 萬人次觀看,「看完之後,怎麼可能不去投票呢?」成為許多年輕人的觀後感。影片雖然略有誇大,也被認為是刻板醜化高齡者形象而引發爭議,但的確某種程度激起年輕人的投票意願

除了影片的感染力強,「數字」也是令人有感的一大利器,比如說,一張選票值多少錢呢?選舉情報為主題的網站「選挙ドットコム」原編輯長增澤諒,就想出一項公式,若將「預算 X 任期」再除以「選舉登錄者數(有權投票者)」,就能簡單算出一張選票的價值。以這次日本參議院選舉為例,2019 年度預算的一般會計總額為 101 兆 4571 億日圓,參議院議員任期為 6 年,有權投票者為 1 億 658 萬 7,857 人,101 兆 4571 億乘以 6 再除以 1 億 658 萬 7,857,大致等於 570 萬日圓,自由投票的權利是無價的,但如果要暴力計算,大概就等價於一台高級賓士車。不去投票的話,實在虧大了。

日本的選舉海報。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如果說 570 萬日圓、賓士車的比喻還是太抽象,那麼就把焦點轉到生活周遭吧。比如台灣人也很熟悉的拉麵連鎖店「一風堂」,它的淺草 ROX・3G 分店就推出了只要出示投票證明,或出示證明有去了投票所的照片,便能免費追加一球拉麵或免費加蛋的優惠活動。還有咖啡愛好者都不陌生的「猿田彥珈琲」,則於東京惠比壽的兩家店舖與調布市的仙川店舖,推出只要消費者出示有去投票的證明,就可獲得 400 日圓折價券的回饋活動。這些相關的優惠資訊,都刊載於網站「センキョ割」裡,「センキョ」為「選舉」的日文片假名(センキョウ)簡稱,「割」在日文中則有折扣、優惠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因參與選舉、投票而獲得的優惠與折扣。都是促進人們增加投票意願、進而接近政治、關心選舉的措施

不管是日本或是台灣,「討厭政治」都是許多年輕人的心聲,也常把「OO 歸 OO,政治歸政治」掛在嘴邊,但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完全切割掉政治,不把政治當成爭權奪利的角力、艱深晦澀的學門,而能學著去更了解政治、關心政治,是一場持續出題、解題的課堂,也因此不管是拍爭議影片、創造公式算法,或是直接祭出實質回饋,都作為嘗試的方向與探索,持續努力中。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