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推居家失能個案家庭醫師照護方案,由醫師、護理師定期家訪,有助掌握健康情況、控制慢性病,估約 24 萬人適用。新制也將病人自主權利法宣導導入居家,推動尊嚴善終。
台灣目前是高齡社會,預計將於 2026 年成為超高齡社會, 20% 以上的民眾為老年人。根據健保資料顯示, 2016 年老年人口使用健保醫療費用占總費用 34.96%,老人每人使用門診醫療費用較非老人高 3 倍,同時老人有較高的慢性病盛行率,將造成未來健保財務相當大的負擔。
衛福部日前公告居家失能個案家庭醫師照護方案,因使用長照服務的失能個案有 8 成以上有慢性疾病,除了同時有醫療照護需求,一旦疾病惡化更可能導致進一步失能。希望透過家庭醫師制度,由醫師、護理師定期訪視、電訪或遠距視訊,掌握個案健康狀況,協助控制慢性病、避免惡化致失能加劇。
民眾只要經長照照管中心評估符合資格,且不排斥有家庭醫師照顧就可納入方案。根據衛福部估計,以目前長照使用量計算約有 24 萬人可適用。以每名醫師最高收案 200 人計算,約需上千名醫師參與。
新制除了有助減輕門診醫療費用、住院負擔,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受訪時表示,家庭醫師也會協助宣導病人自主權利法中「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及「預立醫療決定」,推動尊嚴善終。
一般民眾若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需自費新台幣數千元,但周道君說,失能個案進行相關諮商免費,協助個案完成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的諮商團隊,每案可得 1500 元獎勵。
周道君說,計畫網絡會逐步擴充,已與醫師公會全聯會溝通,鼓勵各地醫師參與,民眾端也需要多加宣導,讓他們知道政府提供此項服務,政府會協助媒合醫療供給和民眾需求。
現行健保也提供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及家庭醫師整合醫師計畫,周道君表示,居家醫療照護是以診療為主,包括抽血或檢驗等;但居家失能個案家庭醫師照護方案是以慢性病控制為主,服務內容並不相同,不會有疊床架屋的問題。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