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quote quote=”社群網站上非特定人群的關注、認同或稱讚,終究只會招來不安、空虛和寂寞。如果想過得比昨天更幸福,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尋找可以和你建立起「真正關係」的人。”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自拍與社群網站其實屬於某種自殘行為
任何人都無法擺脫虛榮,難道我們只能照單全收嗎?這問題值得深思。韓國哲學家韓炳哲曾發表「自拍和自殘出於相同原因」的言論。他點出,這是個「為了填補內心的空虛而外出自拍,再回家自殘」的社會。雖然這個說法似乎有點偏激,但某些部分卻讓人贊同不已。
「缺少他人關注、認同或稱讚,就無法真切感受到自己正在活著」,因此經營社群網站的行為,其實和「沒有肉體上的疼痛,就無法感受到自己活著」的自殘舉措相似得令人驚訝。
事實確實如此,在將照片上傳至社群網站的同時,又忍不住開始瀏覽那些生活看似精彩幸福的他人網頁。在這樣的過程中,會逐漸感到自己的生活似乎沒有那麼幸福與富足,所以會努力地想要拍出看起來更幸福、更美滿的照片。如此的惡性循環和逐漸擴大的自殘行為又有何異呢?
那我們該怎麼做?盡量避免使用社群網站和自拍。為了受到他人關注、認同和稱讚而捏造出幸福美滿的生活,這種行為必然會帶來更大的不安、空虛和寂寞。想一想那朵空心的花,雖然一時看似美好,但本身卻多麼危險!在此又令人不免懷疑,這真的可能辦得到嗎?誠如巴斯卡所言,人類是無法擺脫虛榮的存在,所以會無法停止自拍、經營和瀏覽社群網站,或做出為了得到他人認同和讚美的虛榮舉止吧?
你在進行哪種「為承認而鬥爭」?
正如前述,我們遇到了進退兩難的情況:人類雖然因虛榮而飽受更大的不安、空虛和寂寞折磨,卻又難以擺脫這種虛榮的心,只因為人類是感性的存在。那該如何是好呢?我們可不能就這樣把吞噬著我們的虛榮照單全收。「求注者」這個用語最近非常流行,是「求關注者」的簡稱,專指為了得到他人關注而不擇手段的人。為了吸引世人注意,這些人甚至不惜拍攝自殘影片並上傳公開,像這樣毫無過濾、完全盲目接受虛榮的極端族群,就叫「求注者」。
但我們還有希望,就算人類無法完全擺脫虛榮,至少還可以選擇虛榮的種類。有一個概念叫做「為承認而鬥爭」(Kampf um Anerkennung),它其實不難理解。假設有一個主人和奴隸,對主人來說,有兩種不同的虛榮選項。第一種是「我是一百個奴隸的主人」,另一種是「我是受到奴隸愛戴的主人」要滿足前項非常簡單,只要繼續當一個壓榨奴隸的主人就行了。
但若要滿足後項,可就不容易了。為什麼?因為他無從得知奴隸為何願意待在自己身邊,只因他們的身分是奴隸,還是因為他們真心愛戴自己?就如同無法得知強擄而來的女人是否愛著自己一樣。若主人想要滿足後項虛榮,該怎麼做呢?答案令人詫異,就是必須先捨棄前項的虛榮才可能做到。簡單來說,想要滿足「我是受到奴隸愛戴的主人」,就得先解放奴隸,讓他們重獲自由,才能從根本滿足後項的虛榮。
面對虛榮時應有的心態
要選擇哪種虛榮才好?我們先回顧一下虛榮的機制,它是一種想要從他人身上得到關注、認同或稱讚的情感。沒有人能成功擺脫名為「虛榮」的情感,但都具有選擇「想要得到誰的關注、認同或稱讚」的權利,我們的人生會根據這些對象的不同,而出現顯著的差異。對方該是哪種人?必須是能夠和自己建立起「真正關係」,而非「表面關係」的人。
一個人要是想滿足「我是一百個奴隸的主人」的虛榮,終究只會變得更加不安、空虛和寂寞。為什麼呢?他想要得到誰的關注、認同或稱讚呢?應該是路過的村民、比鄰而居的城主等非特定人群吧。這些人別說是內心話了,可能根本連名字都叫不出來,他的對象就是這些和他建立「表面關係」的非特定人群。這和「把使用社群網站說成是某種心理上的自殘」是相同的道理,那些我們想展示照片的對象,不都只是一些和自己建立起「表面關係」的非特定人群嗎?會上社群網站,就是「想要得到非特定人群的關注、認同或稱讚」的體現,所以終究只會招來不安、空虛和寂寞。
反之,想要滿足「我是受到奴隸愛戴的主人」這種虛榮的人,他的不安、空虛和寂寞的程度會較前者低。他想得到誰的關注、認同和稱讚呢?是那些可以和自己分享內心話、一起聽音樂、一起讀詩和小說的朋友—能和自己建立起「真正關係」的對象。有些人拍照上傳到自己的部落格,但他們的這種行為並非心理上的自殘,因為他們的部落格僅和自己重要的人分享。驚人的是,這樣的虛榮並不會帶來不安、空虛和寂寞,反而會讓人因此感到滿足和幸福。
你想擺脫不安、空虛和寂寞嗎?那就別上社群網站,試著和身邊的親友們分享自己精心拍攝的相簿如何?我們都無法擺脫虛榮,但即便如此,也不要不分對象地隨意向人討關注、認同和稱讚。若想繼續從「表面關係」滿足虛榮,只會成為可怕的「求注者」。就從那些和你建立起「真正關係」的人身上滿足虛榮吧!如果想過得比昨天更幸福,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尋找可以和你建立起「真正關係」的人。
這裡還有一點希望各位銘記在心。無論何時,「真正關係」指的就是「相愛關係」!
我現在終於知道,為何情人總會讓我們變得如此幸福,唯有與自己相愛的人建立起「真正關係」,從中得到的虛榮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
雖然虛榮像是對我們下了詛咒,總是帶來不安、空虛和寂寞,但有一種狀況例外—就是相愛的人!只有在他面前得到的虛榮才是例外的,唯有這種虛榮可以替我們帶來幸福,所以盡情地在你愛的人面前享受虛榮吧!
- 哲學家指南:巴斯卡
若想要再更進一步瞭解巴斯卡,就要探討前面跳過的有關「普遍存在」(神)的內容。容我先簡單介紹一下
《沉思錄》,它分為前半段和後半段兩個部分,前半段的內容為「無神之人的悲慘」,後半段的內容是「與神同在之人的幸福」。
巴斯卡在《沉思錄》前半段闡述了人類的虛榮、悲慘、荒謬,並毫不掩飾地指出人類殘忍、醜陋、善變等不好的一面。
若說笛卡兒認為人類是理性的存在,過於吹捧人類;巴斯卡認為人類是滿懷虛榮的存在,就過度貶低人類。巴斯卡為何要這麼做呢?原因非常簡單,因為他想將普遍存在的神喚回,他是為了闡述後半部「與神同在之人的幸福」才這麼做。他想問:「人類這麼悲慘,真的還認為不需要神嗎?」
巴斯卡想問的是:這世界住滿了卑怯、荒謬的人類,若沒有神的存在,人類的生活將會變得多麼醜陋?他在《沉思錄》後半段裡談論到神,我終於能理解他為何會直說:「我認為心情是隨著心之所向而自然愛上普遍存在的形象或是自己。」因為他想要傳播對神的信仰,為了將神的必要性合理化,刻意突顯人類虛榮、貪婪、猜忌、善妒、殘忍等黑暗的一面。
巴斯卡替基督教辯護,主張「對虛榮又充滿虛偽意識的人類來說,若神不在,就不存在任何希望」。他最初想表達的是:「若想擺脫虛榮,就需要神。」但有趣的是,他沒想到這個計畫最後會完全偏離原本的意圖,走向另一個全然不同的方向。
巴斯卡在哲學史上處於一個奇妙的支點。
他想向不再信神的「近代」人宣揚神的必要性,好讓眾人開始正視人類原始的樣貌,這代表他其實想回到信仰神的「中世紀」,多虧了他的努力,哲學得以邁向認知人類並非理性存在,而是某種感性又不透明存在的「後近代」。
巴斯卡想從「近代」回到「中世紀」所做的努力,反將我們帶領到「後近代」的門前。哲學史果然就像人的生平般饒富趣味。
本文摘自《哲學,為人生煩惱找答案:請哲學家帶我們用概念思考日常》一書。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哲學,為人生煩惱找答案:請哲學家帶我們用概念思考日常” book_author=”黃珍奎 황진규” book_translator=”賴毓棻” book_publisher=”日出出版” book_publish_date=”2019/07/10″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07/9683.pn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27048?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07″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80625.html?” ext_link_text_1=”讀冊生活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相關文章:
評論被關閉。